如果說媒體巨擘新聞集團在鬧得滿城風雨的竊聽醜聞中,有任何真正具有危機管理意識的人,可能就是該集團老板梅鐸的嫩妻鄧文迪了。
在周二英國國會為梅鐸與其子詹姆斯所舉行的聽證會上,全球百萬名電視觀眾印象最深刻的,不是80歲的梅鐸輕按著身旁兒子的手,沈痛地表示,這是他一生中最卑微的時刻。而是當一名男子衝上前來要以泡沫派攻擊梅鐸時,鄧文迪在包括警衛在內的所有人都還未反應過來之際,一躍而上以右掌狠摑那名男子的畫面。
鄧文迪的行為儘管可以說是護夫心切,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可說是危機管理下的作為:目標明確、行動迅速,出手果決。
與鄧文迪的鐵砂掌相較,新聞集團面對此一醜聞的處理方式卻是犯了兵家大忌:低估了此一醜聞的殺傷力,接著又是誤信棄車保帥的因應策略。梅鐸原本以為關閉風暴中心世界新聞報就可以保住他視如女兒的愛將:英國分公司新聞國際公司總裁布魯克斯,然而隨著醜聞持續擴大,梅鐸眼看兒子詹姆斯,甚至連他自己也可能會被扯進漩渦,只有狠下心來一天之內讓布魯克斯與老臣道瓊斯公司暨華爾街日報發行人辛頓雙雙下台。可是即使如此,為時已晚,梅鐸最終還是只有親自上陣。
出道已有57年,目前在全球擁有52,000名員工的梅鐸絕非省油之燈,他在聽證會中挪騰躲閃,應付議員的質問,確實顯得遊刃有餘。然而一位議員在會後卻道出他們對梅鐸的觀感:「他用他的謙卑來掩飾他的傲慢與無知。」
此一醜聞在英國已成政治事件,而包括美國、澳洲等也都展開對新聞集團的調查行動。爆發竊聽醜聞的世界新聞報營收佔集團的比率還不到1%,然而現今此一小報卻成為撼動該集團與梅鐸身為執行長地位的風暴。
美國有媒體把此一醜聞比做英國版的水門事件。當年美國總統尼克森在水門事件中,就是因為以傲慢的態度來遮掩對他的指責,被迫辭職下台,如今就看梅鐸如何來因應新聞集團的水門事件了。(王晓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