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民俗探源之一:
春节的由来
http://s3/middle/62f4ddaex998d45157dc2&690
牛子/文
正月初一,古代叫做岁首,民间叫过年,过大年(腊月二十三日叫过小年)。
过年,是庆祝新的一年开始,祈盼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农事丰收。在古象形文字中,“年”字的初形,是一个人的背上背着丰收的谷物,其意为农作物丰收。据相关考证:过年这一习俗。在我国至少有四千多年历史了。
过年,是一年开始的第一个民间节日。它是具有浓厚的传统色彩,内涵多种文化内容,有一定民间规范或约定俗成的习惯,并以家庭活动为中心,而逐渐形成的民间节日。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欢乐、最盛大的、持续时间最长的民间传统节日。它有别于近、现代形成的其它节日。
在民间,并没有正式统一的规定,把过年称为春节。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由国家明令公布:公历的一月一日叫元旦,夏历的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于是,“春节”这一名称便开始沿用至今。
今年(2011年)是第六十二个春节了。
随着时光的流逝,对儿时过节的记忆,不断在脑海深处涌动。在与友人谈到过节,不由得使人感慨颇多。
叹不能回到童年,再尽情地享受——那怕只有一次,过中国民间节日的乐趣。
此时,不由得让我想起我的外祖父,外祖母,在我们童年时,没有他们对我们的言传身教,并带着我们过年,我们的童年,就会缺少许多与年节相关的欢乐情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