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正能量毁三观 |
分类: 小太妹发飙 |
我们先看一则报道,报道是《燕赵都市网》2013年5月31日发的,题目叫:[最美乡村教师候选]郜艳敏:被拐女成为山村女教师。
报道的按语部分如下:“她在打工途中被人贩子拐骗,卖到了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大山深处,她曾用生命抗争,但没有能逃离偏僻的小村庄。因为她是村子里学历最高的人初中毕业,她成了村小学的代课教师,因为孩子们渴望的眼睛,她选择留在了带给她痛苦和屈辱的异地他乡。因为一份本能的大爱,她饱经苦难的生命像美丽的山花绽放。”
报道中还说“2007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根据她的事迹改编成电影《嫁给大山的女人》。”
报道的重点是郜艳敏的以德报怨,对于她的屈辱经历和她被拐卖后对她本人和父母的巨大伤害,报道中却基本没提。
显然,官方媒体认为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正能量故事。
然后这确实是一个正能量的故事,不然如何能感动全中国。报道中说“郜艳敏当选2006年度感动河北人物,同时成为当年网友们评选的“中国最美的六个女人”。
郜艳敏是在1994年初夏,当年18岁的她落入两个女人贩子圈套,短短四天里被倒了3次手:先被这两名女子倒给3个男的,随后又被倒给另外两名男子,期间,她遭到奸污,每天经历着不堪忍受的折磨。最后被两个男的以2700元的价格卖到了太行山深处的曲阳县灵山镇下岸村,卖给了一个不识字的羊倌。她曾多次自杀、逃跑,但都没有成功。
郜艳敏从18岁的如花年龄被拐卖到如今的中国最美乡村女教师,这21年间的经历,或许能感动很多人,或许很多人看了都会流泪,但绝对不是正能量,苦难和屈辱的经历或许能磨砺人,但我们不应该把郜艳敏在苦难和屈辱中的无奈选择当作励志的正能量,何况,让郜艳敏经受屈辱的人贩子、买主并没有被绳之以法,官方媒体的历次报道中也没有提起要将人贩子、买主绳之以法。
郜艳敏能够以德报怨,但媒体就那样轻易的忽略了她受过的屈辱和伤害,居然大肆的宣扬起她无奈之下作出的选择,是歌颂她逆来顺受的传统美德吗?还是说郜艳敏这样的女子越多越好?
事实上所有被拐卖的女子都是不幸和痛苦的,更是可怜的,因为她们是女子,所以她们更受着多重的伤害。她们留下来,或许是绝望、或许是有了孩子之后的无奈、或许仅仅是为了活着,我们可能也会为她们的苦难经历流泪,但无论她们无奈之下作出了什么选择,这样的经历绝对不是正能量,更不应该被官方媒体宣扬成美丽的“传奇经历”。
对于众多被拐卖女子的悲惨命运,无需要细说,如四川某女子被拐卖17年成痴呆,微博上曾经流传该女子2008年被解救时媒体拍摄的照片。
可能我们很需要正能量,很需要被感动,但这样一个被拐女子的无奈选择被宣扬成正能量,这样毁三观的正能量,还是少一些吧,这样的事情被宣扬成正能量,更是社会的耻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