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骆家辉美国价值观政治价值观人生价值观杂谈 |
新闻链接:8月14日,美国新任驻华大使骆家辉在其北京官邸举行了到中国之后的首次媒体见面会。他向到场的数十位中外记者发表了简短的演讲,并回答了记者们的提问 。他的妻子与三个孩子也出席了见面会。
虽然于13日才低调抵京,但出现在官邸院子中央的骆家辉与家人的神情轻松愉快。作为美国历史上首任华裔驻华大使,骆家辉首先用中文连说两次“欢迎”,然后用英语发表了一个简短的演讲。在演讲中,他回顾了2011年中美多次高层互访,还首次提到了他个人身份的三个关键词,即中国移民之子、美国及美国价值观。
“在个人层面上,能作为中国移民的孩子,代表美国——我出生的土地,以及我的家庭珍视的美国价值观,站在你们面前,我感到即谦卑又荣幸”。他说,“我的父母,我的妻子,我们的孩子,我们本人都直接代表以及美国作为自由、平等和机会之土地的希望。”其后,他再次强调说:“我以官方身份,作为服务于总统和美国人民的美国驻华大使,将代表的正是这些永久希望和价值观。”
其后,骆家辉的妻子莫纳也用不太流利的中文向到场的记者表示了感谢。她与三个孩子一直站在骆家辉身旁,与这位美国新任驻华大使一起迎接“在中国的冒险和挑战”。
作者观点:作为驻华大使,骆家辉对总统和他自己国家的忠诚是无可厚非的,正如我们对胡主席和自己国家的忠诚。但是,骆家辉给自己贴上了美国价值观的标签。我疑惑了,正因为在世界经济学里并没有类似说法。那么美国价值观到底为何物呢?
借用经济学家的话说: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像这种对诸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就是价值观体系。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 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价值观通过人们的行为取向及对事物的评价、态度反映出来,是世界观的核心,是驱使人们行为的内部动力。它支配和调节一切社会行为,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其实,价值观是没有国界的,骆家辉之所以提出冠以“美国”的价值观,本意是强调自己对美国的利益以及他本人对美国的忠诚度,继而恳切地说明在中国流行的“机会主义价值观”对他而言是不起作用的。实际上,他是在修正上一代或者上几代人的价值观。
他强调了“自由、平等、机会”的美国特色,核心价值观由此得到了定性。在学习与交流中,他的骨子里已不是为机会而机会,充分享受了父辈移民美国后所取得的机会。他告诉世人在美国文化的包容之下,他成功了。他成功的先决条件就是他拥有美国价值观。不象中国没有坚硬的后台和官场潜规则,就难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观。于是,他开先河地厘清了自己的人生态度:他服务于总统、服务于美国、服务于美国价值观。
这是他的政治价值观,至于美国奉行什么外交政策,他的人生价值观是不会改变的,就是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经济学上的观点是否有此说法,还是没有这一说,对他而言是不重要的,因为只有国家利益才高于一切。这也充分说明了价值观本身的特性。因此,笔者认为:骆家辉所提的美国价值观就是他的政治价值观,美国利益高于一切,强权外交策略是不会有任何改变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