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凤凰网90年代征文)
(2010-06-16 16:22:11)
标签:
后时代五讲四美驻村干部大狱思想教育工作文化 |
度过了曾经的迷茫,我从大学校园步入国家计划分配的工作岗位。
没有得意,没有兴奋,甚至难免感觉有点失落。
我怀念大学时代的校园爱情,可是由于诸多原因,我们分手了。她去了海外,我被该变去向,最终没有分配到北京,却是回到了家乡的乡镇,担任团委干事,更多的身份是驻村干部。
90年代初期,这是一个“五讲四美”的后时代。我参加时兴全省的“评三户”活动,担任乡镇的片区小组长。于是,我见过不少十星“文明户”,见过更多的“遵纪守法户”。偶尔,我也见过少数的几户“落选户”,还给他们做过思想教育工作。
我亲历了精神境界的落差,人格的高尚与庸俗似乎就是一纸而定。至今想来,我还能清晰地回忆起来,“被落选”家庭的阴霾似乎顿刻笼罩了,让他们变得很没面子,似乎一时间就低人一等了。我看到他们充满怜悯的形情,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给他们更多的安慰。
前些天,我见到了一位当时被评为“落选户”的老哥。他告诉我,在那个难忘的岁月里,他真的受到了教育,告别了小偷小摸行为,发奋图强,靠打工致富,然后成家立业,娶妻生子,现在他的儿子也上了名牌大学。他握着我手,很是感激,说着说着,他流下了酸楚的泪水。
他不但没有记恨我,而更多的是对我的感激。
这也许就是所谓的“经历就是财富”的道理,如果没有“被落选”的经历,可能他还会是一名小偷,兴许还得蹲大狱。
我祝福他,祝福90年代带给我们的精彩,带给我们的伟大转变。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