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阿东说校园 |
15岁男生向同学放高利贷背后折射了啥?
文/阿东
http://img.ycwb.com/news/attachement/jpg/site2/20110601/002511e1e6f90f4fcf6252.jpg
据重庆晚报消息,15岁的涛涛本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因为春游没带够钱从同学小武借了4元钱。而正是这4元钱让涛涛不敢去上学了。原因是他遇到了一个高利贷的同学,4元一周之后变成了500,可见这高利贷还不是一般的高利贷。涛涛开始没有完全按照小武的要求还钱,为此还被当着同学的面,推入教室厕所,被殴了10分钟。可见不光是高利贷,还是带有“黑社会”性质的高利贷。虽然事后,查明小武也并不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坏孩子,此次也只是第一次,并且对涛涛也进行了赔礼道歉,但这样的第一次已经足以说明很多的问题。这样的校园事件最好是一次不要发生的好,永远不要发生。
同学之间因为钱不够,相互帮衬着点,应该说再正常不过的现象。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同学之间的借钱都是极其普片的现象。再说了,当买入课堂的第一课时,很多的老师就会教导我们说,同学们之间要互相帮助。阿东认为,同学之间的这种关系也是一种互相帮助的关系吧?为什么同学之间正常的帮助关系演变成了债主与债权而且还带有点点“黑社会”模样的高利贷了呢?
我一直都相信一个人不会毫无理由的变坏。一张白纸也不会在没有任何人涂改的情况下自己划的很难看。在“性善论”与“性恶论”之间我更愿意相信人性本善。当一个小学的孩子想到这样方式对待自己的同学,相信绝不会自己在家想着想着就来了这一招。这不得不让人想到,电影里高利贷的情景。没错。随着资讯、媒体越来越发达,电视、电影、网络到处充斥了一些暴力的画面和场景。而这些画面和场景往往会给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相信一个如果一点没有接触过这样电影信息的孩子绝不会想到这么干的。试想一下,现在校园暴力居高不下,每年都有大量的校园暴力见诸报端,相信这和电视电影文化对学生的冲击恐怕时分不开的。
一个想高利贷的想法从深层次去分析它,其实是有着严重的不劳而获在里面的。当这样的想法出现在小学孩子脑子里而且还付诸了行动就更显得可怕。古时的地主老财,电影和现实中的黑社会为什么会热衷于发放高利贷?原因很简单也很直接,因为这样可以不劳而获的得到大量的金钱。难道这样想法出现了,及时是第一次还会显得无关紧要吗?
对于学校操场上的欺人行为。阿东认为有两种一种是正常的争吵行为,一种是超出范围的欺负行为。正常的正常行为往往是积极的、有益的,可以更好的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而欺负行为是消极的,有害的,可以滋养许多坏的习惯和埋下后来犯罪的隐患。可问题是现在年轻的学生们,往往分不清,他们所做的是争吵还是欺负?针对小武对涛涛的殴打,显然是属于欺负。而欺负行为的向后面的演化相信我不用多说,大家也能明白。
对于这样一个校园事件,好在家长们和老师们发现的还算及时,没有酿成大的后果。小武事后也意识到问题的错误和严重性,这是积极的一面。但无疑也是值得一个让人深思的校园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