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学生为何热衷捐精及存在的潜在风险!

(2011-03-08 12:02:20)
标签:

大学生

捐精

补贴

攀比

伦理和优生学

“雷雨”式悲剧

杂谈

分类: 阿东说社会
 
大学生该不该热衷捐精?最多可选1项
发起时间:2011-03-08 13:00    截止时间:2011-05-08 13:00    投票人数:0人
  • 0(0%)
  • 0(0%)
投票已截止
最后投票

    大学生为何热衷捐精及存在的潜在风险!

    文/阿东

    摘要:目前广东精子库捐献者九成五以上是大学生。伴随着社会观念的改变,补贴大幅度提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捐精活动这两年在校园内悄然“走红”,甚至出现男生集中的高校去年已将今年配额用完的火爆场景。(广州日报)

    http://img1.gtimg.com/news/pics/hv1/7/193/733/47712547.jpg

    (精液在零下196℃的液氮储存器里保存)

     

    http://img1.gtimg.com/news/pics/hv1/6/193/733/47712546.jpg

    (几平方米大的取精室陈设简单)

     

     

    随着社会的开放程度的日益提高,女性借精怀孕已经不是什么爆炸的新闻了。随着这方面需求的扩大,精源成了主要的问题。中国现在已经十家精子库,广州省人类精子库就是广东省为一家。虽然我们在电视中已经经常看见这样的女子借精受孕的情节,可当我们看到这样的报道后不得不说是有感触的,特别是捐献者有九成是大学生。这样一个数据还是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吧!这虽然报道的是广州的情况,我想其他地方也会存在类似的情况。

    那么,作为知识和学历的代表——大学生,在就业压力这么大的情况下,仍有很多的人是抱着“宁做一千的白领,不做三千的蓝领”的想法。工作得要有面子,至少也得能拿得出手。这样的思想在很多的大学生脑中是存在的,比较读了这么多年书嘛!可这样的捐献精子,在深受传统儒家思想影响的中国可不是一件拿的出手的事情啊!虽然,这不是工作,但大量的出现在大学的校园里,还是应该值得我们思考的!

     

    大学生热衷捐精的原因?

     

    首先,大学生是一个弱势群体(富二代除外),这是客观的事实。他们没有收入来源,只能靠家长给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可家长给的毕竟有限,加上刚步入大学的这一代大学生多没有“理财”的观念,没有规律的花钱使得他们的腰包很快就憋了。于是,怎样让让自己有一份“外快”,是解决他们“经济危机”的最有效,也是最可行的办法。当得知可以通过捐精得到补贴,而且还不低,一次有300块!这样很多人便有了试试看的想法,开始可能还有点害羞,毕竟这不是什么体面的事情!可是兜里没钱日子真的让他们有苦难言,于是也就硬着头皮上了!再说,自己不说别人也不知道,况且大家心里也都明白!

     

    其次,大学生中存在的攀比心理也是促成大量捐精的一个原因。记者的调查中也发现了一些学生捐献是为了拿到补贴后可以买手机和电脑等一些自己想要的奢侈品。一次300,十次就3000啊!这对于一个没有任何收入的大学生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来源啊,可以解决不少的实际问题了!大学生希望购买奢侈品的攀比心理为大学生捐精起到了一个推动作用!当大多人都选择去捐精,一些本来还在犹豫的学生也就会毫不犹豫的加入了这样的队伍。这样,在大学生出现火爆的场面也就不难理解了。其实,也就是说,大学生需要钱,而捐精可以给他们补贴,这是造成这样现象的主要原因!

     

    再次,受精女性的需求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五年前,精子库曾对受精夫妇做过抽样调查,发现不育夫妻最关注的精源指标前三位分别是:供精者的身高、籍贯和受教育程度。而大学生显然在受教育程度上满足了大多数受精女性的要求,而身高问题,对于现在大多数人来说都不是大的问题。籍贯就更好办,三个条件最难办的就是手教育程度,而大学生刚好符合。所以,大学生精子受追捧也符合市场运行的规律,也就不足为怪了!

     

    第四,一些学生认为,捐献的同时还可以享受到免费的详细生殖检查。一方面是捐献,好歹也是一种公益事业!同时可以得到相当不错的经济补贴,自己也没什么大的损失。“一箭三雕”,何乐而不为呢?

     

    潜在风险

     

    “捐精”不是“卖精”,是一种公益事业也没错,可这是一件特殊的公益事业。从伦理学的角度来讲,这是违背传统的伦理道德的!大量捐精是会出现类似《雷雨》中的悲剧的。因为你捐的精子越多,受孕成功的可能性就越高,而你将来是不知道谁是你的子女的。加上现在人口流动频繁,说不定就会让你的子女们相见了,并且产生了“感觉”,这样悲剧也就离上演不远了,而你却一点都不知情的。总不能给那些孩子都贴上你的标签吧!

    因此,卫生部规定:“每位捐献者一生只能在一家精子库进行一次捐献,每位捐献者的精液只能用于让五名申请女性成功受孕。”这也是从人类优生学和伦理学的角度考虑的。大学生,千万不要因为眼前的补贴而让这样的“雷雨”式的悲剧在自己身上上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