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透视表之二次透视

标签:
excel数据透视表二次透视 |
分类: 电子表格 |
数据透视表是Excel一个非常友好的数据分析和透视工具。通过对源数据表的行、列进行重新排列,经过重新排列的后,引入默认的概要函数,使数据表示的信息更加清楚。数据透视表的数据源,即数据表的每列应该有列标,确切的讲数据源是一个数据清单或数据库。干净整洁的数据清单是分析透视工作的首要,有利于做好透视工作,避免不必有的麻烦。典型的数据清单如下上图所示:
在数据透视表中经常使用较为专业的术语,他们与数据清单的对应关系如下:
-
坐标轴:数据透视表的维数,如行、列和页。
-
字段:相当于数据清单的列标。
-
字段标题:一个数据列的标题,用于描述字段的内容,在数据透视表中可以通过拖拽字段标题来修改、设置数据透视表。
-
项:源数据表中字段的成员。
-
概要函数:数据透视表中用于计算表中的值得函数,默认的概要函数是用于数字值的SUM函数,AVEAGE函数,和用于统计文本的COUNT函数。
-
透视:通过重新定位一个或多个字段来重新拍列数据透视表。
上图的数据清单中没有数据,仅有的只有文本,可以应用利用COUNT函数进行统计,完成透视。如还有其他数据分析设想,可通过增加新的数值项,以及选择值字段设置和显示方式达到分析目的。
仅选择一项数值项的透视表还是一个数据清单,多页数据清单可以再次作为数据源,通过“多重合并计算区域”选项,增加页字段达到透视目的。这一方法是透视表用法的一种提升。但是,有多项值字段的透视表却不能采用这一方法,原因很简单,新的数据源不再是一个数据清单了。如下图:
人数,百分比作为列字段不能完成新一轮对成绩结果的透视。更好的办法是利用Sql语言增加新的字段,通过编辑OLDB查询导入外部数据的方法完成。可以这么讲,二次透视是透视结果的一种提升,Sql语言的引入给透视工具插上了技巧的翅膀。但不论怎样数据源还应是整洁的数据清单。
前一篇:资本的力量之“蒜你狠”
后一篇:美韩军演朝鲜的两手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