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1.
写书的目的:使闺阁昭传。
2.
书的来源:女娲补天之弃石被一僧一道施幻术变作“通灵宝玉”携入红尘,即后来贾宝玉出生时口中所含之物也。
3.
《红楼梦》本名《石头记》,后改《情僧录》,别名《风月宝鉴》,又名《金陵十二钗》。
4.
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
5.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6.
由“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的叙述可知,《红楼梦》全书已经写完!
7.
姑苏城闾门外十里街仁清巷葫芦庙
甄士隐 贾雨村
霍启 英莲。
8.
甄士隐增银五十两,助雨村进京赶考。
9.
霍启抱英莲看花灯,将英莲丢失。
10.
一年元宵节,葫芦庙内失火,甄家被焚毁,士隐随道士出家去了。
11.
道士《好了歌》,士隐注解。
第二回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1.
贾雨村进京考中进士,升了本府知府,虽才干优长,未免有些贪酷之弊,且又恃才侮上,被同僚参了一本而革职。
2.
贾雨村游至扬州,做了盐政林如海女儿林黛玉的家庭教师。
3.
雨村野游巧遇故友冷子兴,谈起都中新闻,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4.
贾雨村“正邪两赋”说,甄贾对举。
5.
人物关系图。
第三回 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1.
林黛玉之母一疾而终,黛玉祖母(贾母)命人来接其入京。恰逢朝廷起复旧员,林如海托内兄贾政帮忙,为贾雨村谋了个金陵应天府知府。
2.
黛玉进贾府:贾母——三春——王熙凤——贾赦、邢夫人——贾政、王夫人——晚饭——贾宝玉——袭人。
3.
金陵城中居住的王夫人的妹妹薛姨妈的儿子薛蟠倚财仗势打死人,现在金陵应天府下审理。
第四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1.
李纨的介绍。
2.
金陵应天府知府贾雨村审理薛蟠一案。
3.
冯渊因与薛蟠争一个丫头(当年被拐子拐走的英莲)而被薛蟠打死。
4.
葫芦僧(门子)演说“护官符”,介绍贾、史、王、薛四大家族。
5.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
6.
薛家介绍。
7.
薛姨妈带子女投京城来,住在贾府梨香院。
第五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1.
黛玉与宝钗的比较。
2.
宁国府中赏梅花,宝玉困倦到秦氏房中暂歇。
3.
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
4.
太虚幻境薄命司中宝玉翻看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与金陵十二钗正册。
5.
宝玉见幻境众仙姑,品“千红一窟”茶,饮“万艳同杯”酒,听《红楼梦》正曲十二支。
第六回 贾宝玉初试云雨情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1.
刘姥姥见周瑞家的。
2.
刘姥姥进荣国府见凤姐。
第七回 送宫花贾琏戏熙凤 宴宁府宝玉会秦钟
1.
周瑞家的送走刘姥姥后向王夫人来回话,恰王夫人到薛姨妈处闲谈。
2.
周瑞家的见宝钗谈病论药(冷香丸)。
3.
受薛姨妈之托,周瑞家的给贾府姊妹送宫花,出门时见了香菱(英莲)。
4.
周瑞家的送花:迎春、探春——惜春(与水月庵智能儿玩捉迷藏)——凤姐——黛玉。
5.
宁府秦氏请凤姐过去散心,宝玉通行。
6.
宝玉与秦钟相见,同议在贾府家塾读书之事。
7.
送凤姐焦大醉骂。
第八回 比通灵金莺微露意 探宝钗黛玉半含酸
1.
宝玉到梨香院探望宝钗,通灵宝玉与宝钗的金锁“相识”。(金玉良缘)
2.
黛玉探宝钗,宝、黛、钗同饮,李嬷嬷拦酒。
3.
李嬷嬷“包子事件”,“枫露茶”事件,宝玉蛮不讲理,撵走了茜雪。
4.
秦钟来贾府拜见,相约与贾府塾中读书,秦业带儿子秦钟拜见贾府塾师贾代儒。
第九回 恋风流情友入家塾 起嫌疑顽童闹学堂
1.
宝玉与秦钟入义塾读书;辞贾政,辞黛玉。
2.
学友矛盾,大闹书房,贾瑞 薛蟠 “香怜”“玉爱” 宝玉 秦钟 金荣 贾蔷 茗烟 贾菌 贾兰 锄药 扫红 墨雨
李贵(户大人多,关系错综复杂,是未来矛盾发展的基础)
第十回 金寡妇贪利权受辱 张太医论病细穷源
1.
金荣姑妈璜的奶奶知道金荣一事后进宁国府见贾珍、尤氏,欲找秦氏评理。
2.
秦可卿的介绍,生病,又兼她兄弟在学里与人打架,重病,请人医治。
3.
经冯紫英介绍,张友士为秦氏瞧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