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散文:老房子

(2022-03-24 10:34:08)
分类: 散文

老房子

我家的老房子已经不见了,二哥盖起了新房。但每每想起老房子,总有许多埋藏记忆深处的东西,总有让人不能忘怀的许多故事,总有许多坎坎坷坷、酸甜苦辣的往事记忆心头。我就是生活在土墙草盖的老房子里,一住就是三十几年。

房子里住着我们一家九口人,我小时候全家就靠父亲一人在生产队里挣工分来维持生活,因此,家里很穷。等我们长大一点,吃的也多,用的也多,父亲一个人实在承受不起全家人的生活,就硬把大哥、大姐拽下来去队里干活即便这样,由于家里底子薄,我们依然过着贫艰苦的生活,但是那个时候,我们却感到很快乐,感觉到很幸福。

老房子里南北两个大炕,贴炕的上面铺上谷草,然后在上面铺一领芦苇席。每天早晨起来,自己的被褥我们都是自己叠放,吃完饭母亲就开始又扫又抹的。我和哥哥、四弟在北炕,姐姐和最小的弟弟在南炕,到了晚上,我们一半会儿睡不着就直打嘴仗,骂累了就呼呼的睡大觉了。

老房子里过年最快乐了,那个时候我们就盼着过年,因为一到过年我们就会有平常吃不到的在当时看起来也很奢侈的许多好东西,可以穿上新衣服,可以放鞭炮,可以有时间和伙伴一起玩耍。

当时我们村子有个做“成衣”的(成衣就是你拿去布料,根据你的高矮胖瘦量体裁衣做成新衣服的人)和我们家关系不错,是个下放户,他做衣服的手艺不错,在我们村里也是小有名气的。过年前的几天,父亲就买来棉布拿给“成衣”,那时小孩都做草绿的衣服,做完拿回来,不到三十母亲是不让我们穿的,等年三十一大早,母亲就吩咐我们换新的衣服。于是,我们高高兴兴的脱去旧的换上新的,那心里就别提有多高兴了,穿上新衣服还不等扣子扣上就急忙跑出去和同伴们炫耀,比比谁的漂亮,然后又跑回来跟母亲一起分享快乐。于是,老房子里又嘻嘻哈哈的笑声从窗户缝传出老远……

临到过年父亲就买一些鞭炮(我们当时叫小鞭),姐姐一个女孩不敢放,就给我们兄弟六个平均分,每个人才能得到二三百个小鞭。在当时也就是一小包叫一挂小鞭,然后自己保存下来,保存的方法就是放在柜子底下干燥的地方。于是心里就多了份挂念,每天都小心翼翼的从柜子底下掏出来看看,一方面看看潮没潮,但更主要的是看看丢没丢,你别说有时候小弟弟淘气还真的会偷几个。等到过年了,不舍得把小鞭整挂燃放,就拆下来一个一个的点着放,弟弟心急几天功夫放没了,就哭着喊着朝我们要,我们做哥哥的有时候也给他们几个。

草房子外表不美观,但很结实。父亲每年秋天都要在墙的外面抹上一层黄泥加厚保温,有时也动员我们参加,和泥的和泥,抹墙的抹墙,即使这样,我们也要忙上两天。屋子内经勤劳的母亲精心打理,物放井井有序,屋内打扫的干干净净,屋地和炕面是天天打扫的,柜子和柜子上的瓶瓶罐罐也不定期的经常抹抹擦擦。

老房子里有一挂钟,那是父亲当年用40块钱去县卖公粮顺便买来的。我们家如获至宝,父亲很郑重的在墙上钉上钉子把它挂在墙上,母亲抹了又抹,抹的钟面铮亮铮亮的,几乎都能照出人来,还用一块红布搭在钟上面,防止上灰尘,就像一位老人围上了红围脖。从买来钟的那天起,抹钟已经成为母亲打扫卫生的一个重要项目,每天的打扫卫生都是从抹钟开始。在母亲看来,整洁干净的家,才有家的样子,整洁干净的人,才有人的样子。给钟每个月上一次弦,钟走时很准确,我们每天都按着钟点作息,晚上听着钟声当当作响而入眠,这台挂钟足足用了近50年,但看起来还像新买的一样。后来被二哥当成了古董收藏起来。

老屋里有两个相框,相框里塞满了我们的照片。相片大多是黑白的,彩色的也是后来能照的时候摆上去的。而那些黑白的似乎更显得有韵味,尤其是被时光晕染之后,音容笑貌都留在上面,能让人回想起很多过去美好的时光。相框挂的很高,母亲只是看见有灰尘的时候不定期的抹一抹,扫一扫,而每一次都被母亲抹得铮亮。

那个时候照一张相也是很困难的事情,因为要到离我们15里以外的镇上才可以的或者有人到村里才能赶上照一张。我清楚地记得当时离我们村七八里的一个村子来了照相的,我和邻居的老五照了一张,被母亲堂堂正正的摆在相框里留住了我童年的一份天真和烂漫。上我们家来的人,不管是熟悉的还是陌生的人来我家,都要站在相框前看一看,相框成了我们家老房子一道靓丽的风景。

很清楚地记得那年的一场雨雨不停的慢慢悠悠的下了一天一夜,大大方方不打折扣地滴滴答答和着母亲的哀叹声从房顶上漏进屋子里。我们家的大盆、小盆这时就派上了用场,衣柜上、炕上、地上、桌子上,像市场卖盆子一样,挤满了老房子的每个角落。母亲一阵阵的唠叨,埋怨父亲。尽管唠叨归唠叨,母亲还是和父亲一起倒掉一盆盆的接满的雨水。那时我们还小,不但不能帮着父母干活,还经常把雨水当成玩具来玩,不是把水弄可地,就是拿水扬着玩。但父母不骂我们,只是告诉我们不要这样玩。即使这样,我们依然过着快乐的生活。在那座老房子里带给我童年多少快乐,我记不清了。但有一点,无论怎样,我们都过着虽清贫但很温馨的生活,给我留下太多太多的美好回忆......

后来父亲找村里的乡亲帮忙,用瓦罩住了整个房顶。从此,不管下多大的雨再也没有漏过。我们就在这样的老房子里一住就是三十多年。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倾注了父母多少的心血啊......

老房子的泥瓦盆也伴随着我们童年时光,一点一点的变老了。我还清楚地记得,每到冬天的晚上一定是泥瓦盆演出的时刻。我家老房子有点冷,到晚上父亲就把烧火下来的红木炭装到泥瓦盆里取暖。你别说,有了泥瓦盆屋子里还真的暖和了不少。我们经常围坐在泥瓦盆旁,烤烤手,听母亲讲她小时候的故事。要是我们饿了,就端来晚上剩的菜饭,在泥瓦盆上热热,我们姐弟几个一边吃着,一边闹着,虽然没有什么好饭好菜,但我们吃的好香好开心。现在回想起来,那是多么温馨的日子。

如果远方的姥爷来,那泥瓦盆就成了姥爷的烫酒盆。姥爷爱喝酒,天天晚上这一顿饭,那是必须得有酒的。父亲装上半壶酒放在泥瓦盆的火炭上,一会儿酒壶里就冒出浓浓的酒香,姥爷一边捋着胡须,一边喝着小酒,喝完酒又捋捋胡须拿起烟袋吧嗒吧嗒的抽起烟来。我们有时也好奇的上前帮姥爷捋捋胡须,姥爷也不烦我们,还抱起我们和我们逗笑。这时我们就缠着姥爷给我们讲故事,姥爷也听话似的南朝北国的、古今中外的糊弄我们,别管是不是顺理成章,别管是真是假,给我们糊弄的地流转,我们还很愿意听,有时候给我们逗得直乐。于是我们每年都盼着姥爷来我们家,因为姥爷一来我们就有听不完的故事,乐不完的开心事。

父亲在大队管拖拉机工作,正好赶上大队去县城维修拖拉机,父亲说要带我出去,离开老屋的那一刻很兴奋,终于可以到外面走走了。可是,到了县城,看到吵闹的街市,车水马龙,嘈杂的人群,却觉得不是太好,不如老屋子里痛快。等回到家,见到老屋,一股熟悉的感觉扑面而来,仿佛鱼回大海,倦鸟归还是自己家的老屋子好,可以随便的无拘无束的玩耍,可以自由自在的跟哥弟姐姐嬉闹。

炊烟袅袅,弥漫在老房子的上空,饭菜的香味随风荡漾,每到这时,我就知道,是妈妈在叫我回家吃饭了。然后我们蹦着跳着顺着那饭的香味,追寻而去

老房子里就这么开心,它见证了太多的历史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老旧的房子,那里还保留着儿时最纯真、最朴实、最美好的东西,保留着我最初的值得永远珍藏的梦。那梦就是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们总会忍不住推开那扇虚掩着的木门,然后咯吱一声,儿时斑驳的记忆便喷薄而出,萦绕在整个心房。

20221月    浪子天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