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错别字及其成因和纠正策略
新泰市协庄学校 牛彬
汉字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毫不夸张的说没有汉字便没有中国文化,她是汉民族文化的象征、精髓和骄傲。对于每一个学习汉字长大的人,无论你是否喜欢,她都是你生活中须臾不可或缺的工具。但是,观察一下我们身边的报纸、书刊、街头的牌匾,上面的错别字令人啼笑皆非。因此在对街头错别字进行初步整理后,本文就试图指出街头错别字的危害,分析其成因,从而对症下药,对街头用字进行进一步的纠正规范。
一、街头错别字及其危害
“街头用字”面向公众,影响很大,具有强烈的社会性。多年来,我国推行汉字正字法,规范汉字字形,做了许多工作,并取得了成效。但我们看到在街头用字方面仍然存在着比较混乱的现象。街头错别字就是这一混乱现象的突出反映,它妨碍了文字交际作用的发挥,影响了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容易给人民群众造成错觉,给社会及生活带来不利。例如:在贵州铜仁市一商店前的一块广告牌上这样写着“不计成本,狼心砍卖”,显然是“狠心”之误。如果店家出售商品时真是怀着“虎狼之心”,谁人敢买?而对于那些分辨率比较低的人来讲,其后果就更为严重。街头错别字就多让一些学生深受其害,一位小学语文老师说,他们在教学时发现,在学生的作文中也经常有同音的错别字,指出来时学生们都说是“大街上到处都这样写”或者“电视也这样写”。
由此可见,规范使用汉字和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任何一个街头错别字的出现都有可能使我们自己或是身边的人受到不良影响,因此带来不小的麻烦和损失。
二、街头错别字的成因
(一)客观原因
1、信息网络的普及。在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化后,错别字现象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和表现形势。同时也让更多的初学书生“染”上了不良之习。为了方便,很多人不再摆弄笔墨,一挥而就,而是端坐在电脑前奋笔疾书。目前,市场上的中文处理软件种类繁多,各具特色,其基本特点是使汉字输入变得十分简便,然而,“电脑”也会“写”错别字,即中文处理软件提供的常用词组(并非用户自己手工造词)中也存在错别字,如:在五笔字型状态下,出现了“渡假”这样的非规范词组。这些对于分辨率低的人来说,在应用时很可能就被搬上街头。
2、谐音或异体字的影响。在市场上,一些广告为了达到让人们对产品印象深刻的目的,很不负责任地随便改写一些词语,以达到他们的目的。比如有的广告,把涂料说成是“好色之涂(徒)”;把冰箱说成是“制冷鲜(先)锋”;宣传治咳嗽的药就说“咳(刻)不容缓”;宣传酒的好喝,就用“天尝(长)地酒”;宣传摩托车好骑,就用“骑(其)乐无穷”;宣传一种火蚊药,就用“默默无蚊(闻)”;宣传浴池开业,就写成“随心所浴(欲)”有的报纸专栏,起了个“漫步(不)经心”的名字,如此等等。借谐音乱用成语、常用语儿化成了许多商家广告词的主要修辞手段。有语言专家认为,商家“篡改”成语、常用语所产生的语意歧义,已对学生们的语文学习造成事实上的误导。
(二)主观原因
1、经营者知识水平的欠缺。我们知道在街头上的一些店铺,其经营者大多知识水平不够牢固,基本功不扎实,又缺乏系统的训练,生吞活剥,造成严重的消化不良。他们大多误用、滥用成语或短语。如在一些市贸集市上,许多能够把“鸡蛋”写成“鸡旦”的人,一个可能是这个人想图方便,另外一个原因可能就是他知识水平确实不够用。还有一些书写者常常盲目模仿繁体字,以示与众不同,可是却常常造成洋相百出。例如:在鄂东某地一酒楼的宣传标语上写到“欽料免费大赠送”,“钦(欽)”有敬重的意思,但把“饮料”写成“欽料”可不会让人敬重。
2、方言的影响。在一些普通话不是很普及的地方,这种受方言影响产生的街头错别字就更为严重。因为大多数经营者都会根据自己的方言发音来填写招牌。北方一城市的经营者在自己的招牌上写到“馄饨皮、水饺皮、鲜面条、豆箕”,“馄饨皮、水饺皮、鲜面条”我们都熟悉,但这“豆箕”是簸箕状的豆类食品么?
3、书写者的态度、习惯及偶然失误所致。书写者的态度不端正,随意放任,导致书写过程中书写速度超常加快、胡乱连笔、多笔少笔、颠倒字的结构、笔画长短和搭配位置混乱等等,由于疏忽、粗心大意状况而出现不应有的错别字。
三、街头错别字的纠正策略
根据以上所列举的造成街头错别字的成因,只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对症下药”,错别字就不会再成为街头上的“风景”。我们具体要做到哪些来进行纠正和规范呢?
1、加强基础教育。学校基础教育阶段是人们书写汉字的启蒙时期。在这一时期,人们要学习并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构造,熟悉常用字的书写,将基本功扎实、扎牢。在规范书写、纠正错别字时,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归纳分析。如:形似字可以集中起来加以比较,找出各自笔画、部件的特点帮助记忆,“戍”、“戌”、“戊”,笔画特点是中间一笔不同,可以概括为“点戍、横戌、戊中空”,“己”、“已”、“巳”,笔画特点是左边这竖笔的长短不同,可以概括为“开口己,半口已,闭口巳”。
2、从小做起、从点滴做起。对于初学者来说,写错别字较为普遍,特别是识字不多的中小学生,而在中小学阶段又是学文识字的最佳时期,因此,笔者建议,从踏入校门的第一天开始,初学者就应该从小到每个字,多到每句话,从点滴做起,养成良好的读书学习习惯,避开错别字的干扰。
3、具有责任心,端正书写态度。要想避免街头上的错别字,书写者的责任心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每个经营者或是工作人员都能够认真对待自己的本职工作,精益求精,愿意自觉提高自己的语言文字素养,我想我们的街头又会少了不少错别字的出现。
实现汉字规范化,不仅是发展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提高工作效率的基本条件,而且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只要我们从思想上重视文字的规范,随时留心,勤查字典,多向高人请教,社会和个人共同努力,把消灭错别字认真当作一件事情来做,最大限度地避免错别字,完全是可以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