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试卷二
(2009-11-12 09:31:10)
标签:
教育 |
分类: 统计学 |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统计学的基本方法包括有(
2.要了解某市国有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3.有意识地选择三个农村点调查农民收入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①典型调查
4.2000年11月1日零点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是(
①典型调查
5.将不同地区、部门、单位之间同类指标进行对比所得的综合指标称为(
③比例相对指标
6.一个企业产品销售收入计划增长8%,实际增长20%,则计划超额完成程度为(
7.众数是总体中下列哪项的标志值(
8.某工厂新工人月工资400元,工资总额为200000元,老工人月工资800元,工资总额80000元,则平均工资为(
9.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
10.当可靠度大于0.6827时,抽样极限误差(
11.已知变量x与y之间存在着负相关,指出下列回归方程中哪一个肯定是错误的(
①
=–10-0.8x
③
=–150+0.9x
12.当所有观察值y都落在回归直线
=a+bx上,则x与y之间的相关系数(
①r=1
13.下列等式中,不正确的是(
①发展速度=增长速度+1
②定基发展速度=相应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③定基增长速度=相应各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
④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
14.某地区1990-1996年排列的每年年终人口数动态数列是(
①绝对数动态数列
③相对数动态数列
15.若销售量增加,销售额持平,则物价指数(
16.某种产品报告期与基期比较产量增长26%,单位成本下降32%,则生产费用支出总额为基期的(
17.下列指数中属于可变构成指数的是(
①、
③、
18.某地有2万亩稻田,根据上年资料得知其中平均亩产的标准差为50公斤,若以95.45%的概率保证平均亩产的误差不超过10公斤,应抽选(
19.在指数的概念中(
①简单指数是指个体指数,加权指数是指总指数
②简单指数是指总指数,加权指数是指个体指数
③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都是指个体指数
④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都是指总指数
20.已知某工厂甲产品产量x和生产成本y有直线关系,在这条直线上,当产量为1000时,其生产成本为30000元,其中不随产量变化的成本为6000元,则成本总额对产量的回归方程是(
二、
1.某企业是总体单位,数量标志有(
2.相对指标数值的表现形式有(
①比例数
3.在直线相关和回归分析中(
②据同一资料,相关系数可以计算两个
③据同一资料,回归方程只能配合一个
④据同一资料,回归方程随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确定不同,可能配合两个
⑤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均与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确定无关
4.根据动态数列中不同时期的发展水平所求的平均数称为(
①序时平均数
④平均发展水平
5.派氏的综合指数公式是(
①
④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增长速度
2.时点指标
3.总体的变异性
4.重点调查
5.发展水平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
2.
3.
4.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
|
等级 |
单价(元/斤) |
收购量(斤) |
收购额(元) |
|
一级品 二级品 三级品 |
1.20 1.05 0.90 |
2000 3000 4000 |
2400 3150 3600 |
要求按以下三种方法计算产品的平均收购价格:
(1)不加权的平均数;(2)加权算术平均数;(3)加权调和平均数。
2.
|
年份 |
1988 |
1989 |
1990 |
1991 |
1992 |
|
工业总产值(万元) |
667 |
732 |
757 |
779 |
819 |
试计算该企业几年来的环比和定基增长量,环比和定基发展速度,年平均增长量。
3.对一批成品按重复抽样方法抽取200件,其中废品8件,当概率为0.9545时,试推断该批产品合格率及其可能范围。
4.某企业工人数和工资总额的资料如下:
|
工人组别 |
工人数(人) |
工资总额(元) |
||
|
基期 |
报告期 |
基期 |
报告期 |
|
|
普工 |
320 |
380 |
22400 22400 |
30400 37800 |
|
技工 |
280 |
420 |
||
根据资料要求,计算:(1)总平均工资指数(平均工资可变指数);(2)工资水平固定指数,人数结构变动影响指数;(3)从相对数方面分析因素变动对总平均工资的影响程度。(须有文字分析)
5.若机床使用年限和维修费用有关,有如下资料:
|
机床使用年限(年) |
2 |
2 |
3 |
4 |
5 |
5 |
|
维修费用(元) |
40 |
54 |
52 |
64 |
60 |
80 |
计算相关系数,并判断其相关程度。
答案B:
一、单选题
1.④
11.③
二、多选题
1.②③④⑤
三、简答题
1.答:(1)数量指标是用绝对数形式表现的,用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数量多少的统计指标,其数值大小一般随总体范围的大小而增减。质量指标是说明总体内部数量关系和总体单位水平的统计指标,其数值大小不随总体范围的大小而增减;(2)质量指标一般是通过数量指标直接或间接计算而得到的。
2.答:(1)比例相对指标有反映总体结构的作用,与结构相对指标有密切联系,所不同的是二者对比方法不同,说明问题的点不同,比例相对指标反映的比例关系是一种结构性比例,一般侧重有一个经验数据。(2)强度相对指标也反映一种比例关系,相对比例指标而言,它所反映的是一种依存性比例而非结构性比例,不存在经验数据。3.答:平均发展速度是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平均数。
4.答:a,代表直线的起点值;b,是回归系数,代表自变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时因变量的平均增加或减少值。
四、计算题
1.解:不加权 (元/斤)
加权 (元/斤)
加权调和 (元/斤)
2.解:
|
|
1988 |
1989 |
1990 |
1991 |
1992 |
|
总产值(万元) |
667 |
732 |
757 |
779 |
819 |
|
环比增长量(万元) |
— |
65 |
25 |
22 |
40 |
|
定基增长量(万元) |
— |
65 |
90 |
112 |
152 |
|
定基发展速度(%) |
100 |
109.7 |
113.5 |
116.8 |
122.8 |
|
环比发展速度(%) |
— |
109.7 |
103.4 |
102.9 |
105.1 |
年平均增长量=定基增长量/(数列项数—1)=152/4=38(万元)
3.解:样品合格率=(200—8)/200=96%
该批产品合格率的可能范围是: ,即在93.28%—98.72%之间。
4.解:总平均工资指数=
平均工资水平固定指数=
工人人数结构指数=
总平均工资提高14.17%,是由于各组工人平均工资变动,使其提高13.29%;由于工人人数结构变动,使总平均工资提高0.78%
5.解:
说明使用年限与维修费用间存在高度相关。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