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韩寒《时代》精神信仰杂谈 |
分类: 时评书评影视评 |
韩寒是媒体焦点,这没有人不清楚。近日入选美国《时代》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候选名单,尤为广受各媒体和网友们的关注,现在暂列第十二位,作为喜欢韩寒的80后,激动不已,好像家里有什么喜事一样,看到韩寒吧里你一言我一语,发帖跟帖,好不热闹,同类人的话语就是一种很好的交流。
韩寒成名之历程,不用余小子赘言,你我皆知,就不浪费口舌和读者的宝贵时间了。我想说的是韩寒有影响力的一点原因,我也知道早已有人说过,也众所周知了,我只是浅谈一下自己对韩寒的一点点看法,若是有同感的就看看,不认同的不看就转到别的网业吧,若是你能好好地看一看,纯属吾之侥幸与荣幸。我非炒作,有感而发,有话要说,憋在心里怪难受的,就沿着自个所想写了下来。
毋庸置疑,韩寒成了人们的热议话题,特别是他的博客,那杂文写得是没法说,一个字,绝。试看周围,有几人能达到此种境界,我猜也没有,有人说他是下一个鲁迅,且不说能不能成为的问题,毕竟是需要时间的证明与考验。
韩寒被《时代》盯住,有许多人也觉得奇怪,认为韩寒“是有影响力,但还没具有全球影响力吧”,甚至有严重拍砖(有无炒作之嫌尚且不论),“警惕美韩寒引领全球风潮论”,把韩寒痛批一顿。刚开始我也觉得是,后来经思考,想来其实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或许是我等还没跟上时代的潮流。
以前英国一杂志,好像是泰晤士报吧,给世界一流大学排名,给北大还不是排了11名(貌似是这个名次,反正是前所未有的靠前),玩也罢,开玩笑也罢,在国内还不是引起了热议?暂且不说,这什么玩意,有没可靠信誉度,但不是什么大学都能上榜的。此次韩寒入选,不能不提几个月前被《时代》报道过,说明人家的知名度已远洋过海了,不管怎么说,也是上了驰名世界的杂志啊,超女民选冠军李宇春还不是登上过《时代》的封面?环顾宇内,有多少豪杰能光荣上榜?
看过十多年前当韩寒上的《对话》节目的人,都会感到一阵心酸,完全像是叫两个所谓的教授学者来压低韩寒,有个观众居然当着那么多人说韩寒是“野鸡变凤凰”的论断,一个17岁的青年被奚落,当时怎么没多少人真正为他鸣不平,我认为是韩寒一反多年来的传统,居然还做得那么好,心有嫉妒,更多的人是以等待看韩寒出天大笑话的姿态来看待“韩寒现象”。
要注意的是,那时的韩寒居然还能保持冷静,保持绅士风度,作为一个嘉宾(也分不清他当时是以什么样的身份上的《对话》),年轻气盛的他依然如故,实在是佩服。
也有人站在文学的制高点来说韩寒的不是,就比如说拿《三重门》跟钱钟书的《围城》相提并论,我想这些人常常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人家17岁的写出20多万字容易么?想想当你这个年龄段的时候,不知都在干些什么。况且《围城》,说句实话,要不是夏志清这一海外牛人一捧,能这么火么?以个人之见,《围城》也没什么了不起的,放在小说里不好看,放在修辞学里倒是精品。
然而,韩寒用十多年的行动向那些心底深处鄙视韩寒的人证明,“爱梦想,做自己”(请允许我借用一下韩寒最近拍的一个广告台词),他顶住难以想象的舆论压力,追逐自己的爱好与天赋,成了中国顶级赛车手和作家,让众人望尘莫及,唯有折服。他的博客更是短短几年变为世界第一,至今仍不断增长,过3亿的访问量客观地向人们透露一个重要信息:韩寒,不是一个赛车手和作家的名字,而是作为一个有着庞大粉丝团的明星,作为一个很多人的精神偶像而存在,他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而他的博客则是多人的精神家园。
韩寒的杂文,温柔地当今的不公给针砭,一针见血,而让人感觉不到痛,可又说得恰到好处,又能很微妙地说出大多数人的想法,读来痛快淋漓,这样的文章,上哪里去找?最好的去处,便是韩寒的博客。
韩寒的说话语气温和,很难想到一个敢大胆说出社会不公而又年轻的人,在接受采访时候还能那么绅士,这一点,我想大家比我更熟悉他在《鲁豫有约》的样子,在他身上,做到了成熟与纯真的良好结合,“皇帝的新装的孩子”(不知原话是不是这样),纵观你我他周围,又几个人能做到,而且做得这么到位?
一言以蔽之,我们从韩寒那里找到我们缺少的精神与信仰。韩寒这几年来火得很,还好韩寒成功了,实现了他的梦想,我就想,假如,我说假如,韩寒没有现在这么成功,会有这么多人来喜欢他么,乃至做他的铁杆粉丝么?幸亏他成功了,不然,没有这么热闹了。
在没有理想和信仰的国度里,在精神世界充斥着虚无的废墟上,韩寒成了一种精神,一种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