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孟子与庄子说理的不同方式 李泽厚《美学三书 美的历程》

(2012-10-16 08:41:41)
标签:

杂谈

分类: 散文阅读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
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乎?”
  曰:“无以异也。”
  “以刃与政,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曰:“庖(páo)有肥肉,厩(jiù)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piǎo),此率兽而食人也。
  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这里都是在说理,说的或是政治之理(孟),或是哲学之理(庄)。但是,孟文以相当整齐的排比句法为形式,极力增强它的逻辑推理中的情感色彩和情感力量,从而使其说理具有一种不可阻挡的“气势".庄文以奇特夸张的想象为主线,以散而整的句法为形式,使逻辑议论溶解在具体形象中而使其说理具有一种高举远慕式的”飘逸“。它们不都正是情感、理解、想象诸因素的不同比例的配合或结合吗?不正是由于充满了丰富饱满的情感和想象,而使其说理、辩论的文字终于成为散文文学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