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选择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时应该考虑的因素及原因

(2013-09-04 21:46:44)
标签:

媒体

有效性

策略

功能

分类: 国培中级培训学习
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选择

3.1 选择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时应该考虑的因素及原因

在选择教学模式时,教师要重点考虑以下问题。

1.教学目标

当教学的核心目标是知识掌握时,可以更多采用以教师活动为主的教学模式,突出系统讲授和系统训练。如果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实际能力或方法的培养,那就要在教学中更多采用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索。如果教学的核心目标是让学生形成某种态度或价值观,那就要更多采用突出社会活动、情感体验的教学模式。

一门课、一个单元的教学往往同时会涉及多个目标,所以,要在教学中适当对不同模式加以组合。

2.学习过程的复杂性

从认知的角度来看,学习活动的认知复杂性是不同的。

1)低复杂性的认知活动包含的思维模式比较简单,是一种绝对的、非白即黑式的思维模式,其中会尽量减少矛盾冲突。

2)中等复杂性的认知活动需要学生对几个方面进行综合思考,避免绝对化,不盲目相信权威。

3)高复杂性的认知活动则体现了更多的辩证思维,需要灵活地、多角度地看问题,需要深刻地进行思考,且具有更高程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

如果所要进行的学习活动具有较高的认知复杂性,就需要选择采用结构较松散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及教学程序的控制性较低,允许学生进行更主动的、更开放的探索性活动的教学模式,如发现学习的模式、基于问题式学习的模式、非指导性教学等;相反,如果所要进行的学习活动主要依赖于较低复杂性的认知活动,那就可以选择结构更严格的教学模式,即教师、教学程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做详细严格的规定,如程序教学等。

3.学生的特点

教学模式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低年龄阶段的学生在认知活动上更多依赖于动作和具体形象,依赖于直观经验,所以应采用突出学生活动的教学模式,如发现学习。而高年龄阶段的学生则可以更好地进行抽象概括,可以借助于语言符号获得更多的间接性经验,所以,有意义接受学习的模式在这一年龄段上更为有效。另外,在选择教学模式时,也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而且应该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4.各种教学模式对教学资源、教学环境等客观条件的要求

同样的,教学策略的选择也必须考虑上述问题。

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选择

3.2 评价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的有效性

评价所选择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是否有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判断。

1.学习者的认知和情感目标达成情况,这一点尤为重要

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的选择既要能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与教学实施,学生不仅要得到广泛的认知范围、深层次的认知深度,同时还要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有所收获,如具有积极的情感体验、学习的成就感,培养良好的道德观等。

2.与教学环境和教学媒体的切合度来判断

要考虑所选用的教学媒体和教学策略是否符合当前的教学环境与教学媒体。教学不可能脱离现实情况而独立存在。只有最适合当前情境的教学模式,不存在最好的教学模式。因此,从经济性、可操作性、时间、精力、人流、物流成本等角度综合考虑,选择出来最适合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才是有效的、有意义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