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
(2012-10-11 19:33:45)
标签:
数学建模
模型
课题研究
学习方式
课程标准
教育
|
分类:
教育交流
|
如何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在教学中教师要逐步渗透和引导学生不断感悟。即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学段的要求,逐步渗透模型思想。比如在第一学段,可以引导学生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从简单几何体到平面图形的过程和从简单数据收集、整理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用适当的符号来表示这些现实情境中的简单现象,并提出一些力所能及的数学问题。在第二学段,通过一些具体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抽象出更为一般的模式表达,如用字母表示有关的运算律和运算性质,总结出路程、速度、时间,单价、数量、总价的关系式。总之,模型思想的渗透是多方位的。模型思想的感悟应该蕴涵于概念、命题、公式、法则的教学之中,并与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等的培养紧密结合。
第二,在教学过程中强化体验。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经历“问题情境一建立模型一求解验证”的数学活动过程,它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模型思想的基本要求,也有利于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理解、掌握有关知识、技能,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模型思想的本质。这一过程更有利于学生去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创新意识。
第三,通过数学建模改善学生学习方式,如下面的学习方式都可以在数学建模中尝试:小课题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确定数学建模课题,设定课题研究计划,完成后提交课题研究报告。小课题研究要针对不同的年龄段应该有不同的层次和不同的水平,但不管何种层次和水平,关键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对现实情境的观察,提出研究课题),协作式学习方式(以小组为单位在组内进行合理分工,协同作战,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等。
|
|
|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