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优秀设计依据
(2011-10-20 19:57:01)
标签:
教学目标长方形周长数学思想曲线图教育 |
分类: 学习园地 |
实践作业:“制定教学目标,并思考制定的依据”,结合案例说明如何设计活动实现教学目标。要求大家选择某一节课,根据本模块所学内容结合教学经验以及学习的体会,独立制定出详细、完整、规范可行的教学目标,并结合制定的过程说明你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
《花边有多长》教学目标及依据
高美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形的周长,能用手指出长方形的周长。
2、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3、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探究长方形周长的多种计算方法,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以及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4、通过让学生学生亲自动手测量计算长方形的周长,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5、通过运用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制定本课教学目标的依据:
本课教学目标的设计是以学生为主体,争取让学生经历亲身动脑、动手、动口的获取新知识的过程,进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及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本课教学目标的具体依据如下:
一、根据学生的需要制定教学目标
三年级的学生已认识了长方形及其特征,学会了测量,了解了一些测量单位,并对周长有了认识。在此基础上,大部分学生都能用手指出长方形(课桌、黑板等)的周长。
二、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制定教学目标
平面图形周长的计算,是学生首次接触。教材通过给黑板镶花边引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及算理,教材中特别注意让学生动手操作(测量),以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并鼓励算法多样化,并能选择较简单的方法进行计算。学生熟练掌握这部分内容就为以后学习计算其他图形周长奠定了基础,但是少数学生对周长的计算算理往往只停留在表层,所以本课的重点是掌握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难点是理解长方形的周长计算的算理。
三、根据实际生活的需要制定教学目标
我们都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让学生结合实际问题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解决,进而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教学目标
相继霞
1、
2、
3、
4、
制定依据:
首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鼓励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独立思考,并与同学进行交流,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圆的面积”是本册教材的一个教学重点,又是学习“圆柱和圆锥”的基础。而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曲线图形,研究曲线图形的一个基本思想是“化曲为直”。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圆,理解了面积的含义,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所以学习“圆的面积”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圆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进行计算。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因此,我在制定教学目标时,目标一我将知识定位在一个经历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中,目标二我注重技能的培养,运用圆的面积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目标三注重数学思想与方法的培养。目标四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
注意的问题:
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曲线图形,虽然学生已经认识了圆,理解了面积的含义,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但是引导学生把圆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进行计算,曲线图形转化成直线图形有一定的难度。合作学习学生并不陌生,但要有成效就必须引导好,提出具体的任务,在设计为题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