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如何教学生读书

(2010-11-29 19:04:00)
标签:

转载

分类: 语文乐园
原文地址:如何教学生读书作者:下里巴人

  一、教学生爱读书。

  要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让学生知道书是甜的,书是美的,要把读书作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犹太民族是一个非常爱书的民族,他们有一个奇特的风俗,就是在孩子出生以后,在书页上蘸上蜂蜜,然后让婴儿去舔,他们在有意识地给孩子从小灌输一个概念:书是甜的,书是好东西。

  二、教学生会读书。

  低年级要重视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教他们理解,教他们注意积累语句,理解文章的内涵,教他们图的内涵,而且要把读与写结合起来。另一方面我们还要教学生精读与略读,让他们在读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培养他们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我们应该努力把课内课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

  三、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读书要有一定的量,量变才能达到质变。课标提出在小学阶段学生阅读量不少于145万字,我觉得这只是一个保底数字,我们不应局限于这个数字,应让学生在小学阶段读更多的书。但读书应该有选择,有责任给学生选择那些有品味的,值得学生去阅读的,对学生成长有益的,对学生一生有帮助的书籍。

      四、读通

     一篇好的文章到手,对于喜欢读书的学生当然是先睹为快,然而由于小学生识字量的限制,不可能对文章中的每一个字都能认识,这就需要首先扫除文字障碍。而要解决文字障碍,可以求教于老师、同学,也可以借助于工具书。我们常说:字典是一位不会说话的老师。小学生在低年级就已经学习了汉语拼音,又学习了常用的查字典的方法,完全可以通过字典来扫除文字障碍。因此,对于独立进行课外阅读的学生,利用工具书既可以读通课文,又可以在查到字音的同时,了解一下字意,为下一步读懂课文做一下铺垫。

       五、读熟

    课外阅读的一个重要的作用是为写作积累素材。由于小学生的读书能力有限,很难做到读一遍文章就可以读准确,因此,在读通课文之后,必须趁热打铁把文章读熟,才能不至于很快遗忘。根据心理学中有关记忆规律的原则:及时的复习是克服遗忘的最好方法。而且,扫除文字障碍之后,多读几遍达到能够熟练地朗读,做到一字不错,可以保证在以后能准确运用。在这一环节中还可以鼓励学生摘抄文章中的好词佳句,扩大自己写作词汇的积累,以备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

    通过这一读书步骤的要求,学生读书养成了习惯,变得愿读书、爱读书,这样,在大量读书中,学生积累了很多的东西,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六、读懂

    在前面两步读的基础上,学生凭借自己已有的语感,对文章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如果能进一步地展开阅读,并能努力地去理解每一个句子,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文章内容,进而体会文章思想,达到真正读懂文章。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在大量阅读中自然地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就形成了较强的语感。这样,必然会伴随着学生读书量的增大而让读书变得轻松,读书的兴趣也就会越来越高,理解能力也会得到很大提高。在真正读懂了文章的基础上,再鼓励学生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这样学生既进行了小练笔,提高了写作能力,又进一步扩大了语言的积累,充分起到了课外阅读的作用。

        在这一步中,学生对课文和外来读物都能正确断句,以前那种死记硬背性的读书方法得到了改变,通常所说的读破句子的现象明显减少。

      七、读美

    读美,即美读,也就是有感情地朗读。当学生对文章的内容能够真正理解之后,也就有了自己的认识。这时,要求能够有感情地把文章读出来,也就完成了学生自己对文章的再创造。我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这就告诉我们对于同一篇文章来说,每个人的理解可能不同。当你能够把自己对文章中情感的把握完整地表达出来的时候,也就真正地学会了这篇文章。这时再进一步鼓励学生写出自己对文章的看法,大胆对文章的各个方面进行评价,又可以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同时,强化个性,使之逐步形成独立写作的能力。这一步的读书教学让学生在读中感受到了读书的乐趣,学生读书习惯得到加强,同时,那种和尚念经式的读书已荡然无存,代之以充满感情的优美朗读。

    因此我们应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这样能有效地促进学习,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提高其探索精神以及创新精神,让我们共同努力带着学生在书海中畅游吧!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