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
(2010-05-31 23:05:35)
标签:
少儿课堂教学歌唱二小放牛郎蚕姑娘学习方法 |
分类: 语文乐园 |
语文课堂教学是培养创新人才,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因此,我们要把素质理论转化为教学实践操作模式,培养学生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永不衰竭的动力。我们都知道要教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下面,就本人的一些拙见谈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任何学科的教学总是在一定课堂气氛中进行的,课堂气氛是影响学生主体发展、影响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平等、融洽的气氛下,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兴奋的状态,主动思考,自觉体现老师起着导向和激励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要求自己把亲切的微笑洒向全体学生,采用“请你帮忙”、“老师想听听你的意见”、“老师相信你能说得更好”、“你真行!”“棒极了!”等语言激发学生参加讨论。把激励竞争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以尊重和热爱学生的行为,赢取学生的信任和喜爱,创造一个平等、融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毫无拘束地进行思考,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从关心人的“可持续性发展”的观念出发,教学方法必须创新,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而传统以传播知识为主线的课堂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课堂教学应大胆创新,标新立异。 现代教学论提倡教师应为学生的学服务,只有把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坚持学生为本位,才能真正为学生的学服务,从而使人们的教学去服务每一位学生,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个性与特长,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创造条件。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克服非我不行的思想,大胆把学习的主权交给学生。如在教《蜗牛的奖杯》一课时,我在预习的基础上首先让学生质疑问难,并在学生质疑后加以鼓励,接着告诉学生“学习原本就是一个从不会到会的过程,让学生明白有不懂的问题其实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然后提出,解决不懂的问题不能指靠老师, 要靠自己反复读,仔细想,使学生一上课就强烈地意识到自己是这节课的主人,并鼓励学生:老师相信大家有能力自己解决难题,以增强其信心,从而调动了学生个体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独立思维中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想象在发展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中,具有重要作用,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想象是一种立足现实而又跨越时空的思维,它能结合以往的知识与经验,在头脑中形成创造性的新形象,把观念的东西形象化,把形象的东西丰富化,从而使创造活动顺利展开。如教学《歌唱二小放牛郎》一文后,我说:“王二小为了把敌人引进八路的埋伏圈,不惜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如果我们为他立碑,你会为他题上怎样的碑文呢?”有的同学说:“万古长青,永垂不朽。”有的说:“视死如归,勇于献身。”也有的说:“您的精神将在中华大地上永世长存!”从此可见,同学们不仅领悟了文章的中心,而且认真动脑筋展开了想象,进行了创造性思维。除此以外,为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发展学生的想象 ,我还经常让学生根据有关描述进行即兴表演或绘画,将字词编成谜语等。
智慧的火花往往是在矛盾和撞击中迸发出来的,教师根据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提出牵动全堂课的带有挑战性的问题,激起学生的认识冲突,造成一种使学生跃跃欲试的课堂学习气氛,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态度和独立探究的精神,因为,引发学生有争论才有独立思考,有思考才有发现,有发现才有创新。
常言道,教是为了不教。我们强调课堂教学优化,其最终的目的,不是让学生亦步亦趋,永远跟着老师学,而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学。“授之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才能终身受用。”可见,教学生会学比教学生学会更具深远的意义,因而要把教学重心从“教”转到“学”上来。良好学习方法的形成和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密切相关的,科学的思维方法,有利于良好学习方法的形成,反之,良好的学习方法有助于锻炼科学的思维素质。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注意通过最优途径,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能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有效的学习。例如教学生分段,对于片段较多的文章,学生常有争议,这时,先不要急于公布答案,而是让学生讲出这样划分的依据,然后展开讨论:谁的理由更充分,思维更合理?在得出结论时,不仅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并及时指出分段不能死套公式。这样不仅使学生学会分段,还掌握了科学的思维方法,在以后的分段练习中,就能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又如《蚕姑娘》一文,课文第二、三、四、五自然段结构层次基本相同,我先精讲第二自然段,让学生弄清“蚕姑娘先是怎么样的?”“接着她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等问题,然后引导学生按照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方法自学第三、四、五、六自然段,并在学生进一步思考和讨论问题时将学生的思维引向一个个更高的层次,自然地把教法转化为学法,使两者相得益彰。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学应不断创新,并在创新中不断完善。只有这样,教学的创新才可以成为语文教师的自觉行动,打破“费时多,收效少”的现象,小学语文教学才能开拓出成功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