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的思想动态
(2010-03-07 21:58:23)
标签:
教育校园初中学生校风学风 |
分类: 班级管理 |
二、 针对当前中学生的思想动态,学校应采取的德育措施:
1、创设情境,组织活动,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
中学生正值心理断乳期,自我教育意识不断增强,较早时期形成的任性、依赖、自私和“骄、娇”二气等不良行为,直接影响其健康成长,为此,学校要要求班主任老师必须带领本班学生积极、踊跃的参加学校组织的形式多样的大型集体活动,参加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系列专题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将德育思想和目标转化成为学生的行为。
2、从小事抓起,坚持不懈,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养成良好习惯,则终生受益,反之,则可能误入歧途。学校应从学生的行为习惯抓起,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学校纪律,不说脏话,对人有礼貌,谦虚诚实,考试不作弊,讲礼貌,讲卫生,节约用水、用电,不铺将浪费等等,如此一来,学生的行为习惯将大为好转,校风、学风将明显加强。
3、因人而异,掌握特点,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学生群体中的个性气质、兴趣爱好、年龄大小、接受事物的能力各有不同,所以要因人而异,按个体差异创设机会与条件。对一贯表现好的学生的偶尔的错误,老师只要指点一下,由于他的克制力强,也许以后就不再重犯;而对一些后进生,不是一、二次可以教育好的,只有慢慢教育才能改正。要对他每一点小小的进步都给予表扬,让学生尝到表扬的味道,不断增强自信心,最终改正错误。
4、正面教育,榜样开路,维护学生的自尊心。
学校要要求教师对学生以正面教育为主。多些肯定学生的正确一面或一点,使学生看到自己的闪光点,增强自尊心和上进心,同时又在同学中树立了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久而久之,学风、校风、班风就会大为改观。
5、开展心理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学校要要求各科任教师在各科教学中有机地渗透心理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诚实正直、乐观向上、自尊自强的教育,也以专题的形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灵信箱,解答学生的心理疑难,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6、发挥社区功能,加强法制教育。
针对学生盲目模仿的特点,学校除要求政治老师在政治课讲好法律的同时,还要经常举行专题法制讲座,请法制副校长进行法制报告,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明白法律,增强法纪观念,知道遇到问题应
如何正确处理,不能模仿社会上和影视作品中的不良做法和情节,以免违法违纪。
7、师生全员参与管理,建立良好校风、学风。
学校为了建立良好的校风学风,除了安排教师值日,管好学生的早、晚读,午、晚睡,早、午、晚餐和晚自修之外,还要安排学生会干部协助值日领导和教师管好学生的午、晚餐纪律,课间操评比和全校的卫生评比以及上课违纪登记,这样既加强了学校的管理,又强化了学生的管理意识,补充了教师值日的不足,从而建立良好的校风和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