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澳洲华人自筹资金拍电影,《墨市情谜》即将公映引关注

(2012-08-06 05:52:16)
标签:

澳洲李洋

娱乐

分类: 娱乐八卦,影视天地
澳洲华人自筹资金拍电影,《墨市情谜》即将公映引关注

一,我要拍电影

22年前,我第一次在澳洲过生日,曾对一个西人朋友说,我很怕过生日,因为每次生日,就证明自己向坟墓走近了一步。朋友对我说,这个世界本身就是可怕的,正因为它可怕,它才会进步。我很感谢那位朋友,因为他的话,一直鼓励着我进步而且,这个世界也不像想象的那么可怕了......

这是戴秀芳7月29日在墨尔本举办的电影《墨市情谜》杀青新闻发布会上的开场白

除了戴秀芳本人,没有人知道她什么时候萌生了拍电影的念头,也有人相信她能够当导演。戴秀芳对我说,她拍电影的最初动机,是在澳洲经历和听到了太多的离奇的事情,想通过电影的形式,告诉大家这些故事,想通过影片女主角的台词,阐明自己对爱情的看法,让更多人想一想应该如何掌握自己的命运和前途。可是她怎么也没想到,拍一部电影会遇到那么多的阻力,拆台的人多,捧场的人少,甜酸苦辣,一波三折。

 

澳洲华人自筹资金拍电影,《墨市情谜》即将公映引关注

 

无论如何,戴秀芳拍电影,已是近两年澳洲特别是墨尔本华人社区茶余饭后的一个话题。我想,人们之所以聊戴秀芳,聊戴秀芳的电影,除了好奇以外,更多的人是把它当做一个笑话讲,或者说,等着看戴秀芳的笑话因为戴秀芳不是富豪,需要东拼西凑拍摄资金,还因为戴秀芳在电影行业的经历几乎是零,她拍电影,很像一个一辈子在中国种地的农民脑袋一热要竞选美国总统。可是,戴秀芳就是这么执著,执著地坚守着一个信念——我要拍电影。

说到电影,多数人会以一个观众的身份想到电影院想到大屏幕,想到看过或听说过的影片,想到崇拜或不喜欢的演员。而实际拍电影的事,则留给电影公司或从事电影专业的人。确实,拍一部电影不说拍的好与坏,就整个运筹和操作过程而言,不是普通人能够驾驭的。

为此,不得不摆弄几句理论,给“电影”做个简单的定义

电影,也称映画,是由活动照相术和幻灯放映术结合发展发展起来的现代艺术。正如艺术本身,它有着复杂而繁多的科系,是一门可以包容文学、戏剧、摄影、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载体,它既有多重性,又有独自的艺术特征。根据“视觉暂留”的原理,电影以现代科技成果为工具,运用创造视听效果和“蒙太奇”镜头剪接的技巧,在银幕的空间和时间里塑造运动的、音画结合的逼真和具体形象。从真实(包括夸张)地反映人类历史和社会生活的角度而,电影表现手段之丰富,其它一切艺术形式可望不可及的。电影能够准确地“还原”历史和再现现实,给人以逼真和亲近感,宛如身临其境。电影的这种特性,可以满足人们更广阔、更真实、更直接地感受生活本质的愿望。 

正因为电影或说电影艺术具有以上的特质,加上通常需要大笔资金并负载着投资的风险,一般人不会也不敢轻易问及。

 

澳洲华人自筹资金拍电影,《墨市情谜》即将公映引关注

澳洲号称是全球电影业中有影响力的国家之一,我认为,澳洲电影与其他文化艺术门类相比,像一个畸形的怪胎,唯唯诺诺地躲在文化温床的床底下,抓住偶尔的机会探出头小试身手。澳洲能够孕育国际级电影明星,但等翅膀长硬,便毫不犹豫地飞向好莱坞,比如麦尔.吉普森,杰弗瑞.拉什和妮可.基曼。澳洲也能拍出几部(包括澳洲导演执导)在国际上引起轰动的电影,比如1982年的《来自雪河的人》1986年的《鳄鱼先生》、2001年的《红磨坊》和去年的《红狗》。但只是一闪即逝,很快被好莱坞的电影洪流淹没。

基于以上几点,戴秀芳——一个普通的来自福建厦门的移民、一个年过半百的女人、一个电影业的门外“汉”,居然敢在澳洲拉杆而起拍电影,这实在是一个值得一聊的文化现象,也是一种中国人特有的锲而不舍的民族精神在异国他乡的展现。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这个和戴秀芳一样在澳洲生活了20多年(所谓的)影视深感惭愧,不得不说一句:戴秀芳,了不起!

 

澳洲华人自筹资金拍电影,《墨市情谜》即将公映引关注

二,《墨市情谜》

说戴秀芳了不起,只限于敬意,因为她的处女作《墨市情谜》还处于后期剪接和配乐阶段。至于完成片出来后,能不能得到专家和观众的首肯,能不能在中国和澳洲乃至国际院线出售获得预计的票房,收回投资成本抑或盈利,实在不好说。

戴秀芳说,《墨市情谜》是一部爱情片但剧本是根据的原创小说《墨尔本悬案》改编的,剧中的爱情故事也有悬念色彩

戴秀芳和她的两个女儿宋丹旎和宋劼旎为拍摄此片所成立的“DDJ电影有限公司”提供的剧情简介如是说:“本片以悬念做引子,在曲折故事的发展中展示主人翁妮娜痛苦的生活经历、执着的爱情和坎坷的成功之路。一个中国女孩失踪,在墨尔本东边的悬崖上留下一辆车,警察在现场找到他杀线索,同时在她的房间找到自绝书,这使警察陷入困境,无法结案。六年后,一个法国来的年情漂亮的女设计师出现在墨市的国际服装展上并获奖其酷似失踪女的长相引起一家华文报社的重视,为获得独家新闻,报社派记者李浩跟踪调查。李浩的调查结果如何?妮娜的爱情归向何方?”

 

澳洲华人自筹资金拍电影,《墨市情谜》即将公映引关注

该公司的官方网站还标明此片的观众对象华人各国人,宜16 岁以上男女。16岁以上男女,或许能给此片增加一个看点:激情戏(俗称:床上戏)。这也正常,爱情嘛,高潮得在床上体现。

这部片子是高清数码机拍摄的彩色故事片,中、英文并配有字幕,片长90至100分钟。据说此片的投资预算是120万澳币(约760万人民币),但只花了80多万就拍了下来。资金主要来源于戴秀芳和她的两个女儿。戴秀芳还说,她的一个仍在国内的学生送给了她一笔钱鼓励她拍电影,让她很感动。

120万也好,80万也好,在当今电影行业,属于低成本的投入。而这种所谓低成本的小电影,最适合在澳洲拍,因为澳洲电影人擅长低成本制作。澳洲政府每年投在电影上的资金微乎其微,而投资商也对澳洲电影不看好,宁肯把资金投给澳网、赛马或橄榄球。澳洲电影人已经穷惯了,钱少就按钱少的路子拍,谁叫咱迷恋这行呢。从另一个角度讲,低成本的投入,无疑给拍摄带来很多困难,编导原有的想法因为钱少也不能实现,比如航拍,比如出境,比如聘请有知名度的演职员。

回到戴秀芳的《墨市情谜》。据我所知,前后参与这部影片筹备和拍摄的人员共计76人,有17位澳洲当地人,占总体人数的四分之一,另外四分之三则是华人或澳籍华裔年轻人。摄影师、音响师、男主演和作曲是澳洲人,如果我没猜错,戴秀芳聘请的摄影师和音响师——两个直接关系到此片成败的人物,在澳洲电影界一定是二三流的,除非戴秀芳有特殊的魅力并说服对方,否则这点钱,很难请到高人。

我先后接触过几个为戴秀芳效力的华人,他们说自己是有偿劳动,但所获的酬劳微不足道。有的人是出于对戴秀芳的敬佩和同情,愿意为她工作;有的是希望借此机会步入影视圈哪怕感受一下电影的制作过程。但是,他们对戴秀芳的导演水平和管理才能始终表示质疑。谈到这一点,戴秀芳觉得自己很委屈,她说,是我花钱给你们提供机会,让你们来学习,你们还说这说那。我也是在拍片过程中学习,可是,没有人付给我钱。

无论如何,从那天晚上的杀青新闻发布会来看,站在台上的主创人员都是一身的春风,满脸的得意,虽然他们和戴秀芳一样,在创作过程中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坎坷、磨难和委屈,一旦电影真的拍完后,那些已是过去。这是电影或电影制作的魅力所在:历经千辛万苦,只待一夜出名。


澳洲华人自筹资金拍电影,《墨市情谜》即将公映引关注

三,戴秀芳

不排除戴秀芳拍电影是为了出名,但出名只是结果,不是过程。按照当今世界,太多的人都在拼命追求名利而言,致使戴秀芳铤而走险的另一因素或许是利。如果这部电影真的一炮打响了,戴秀芳理所当然的名利双收,何乐而不为呢?

戴秀芳在这部影片中就像一位田径场上的十项全能选手,拳打脚踢,身兼数职:编剧制片人导演甚至场地经理。值得她和她的两个女儿乃至所有参与者骄傲的是,这部影片是澳洲华人移民史上第一部自筹资金、自行拍摄的电影,无论它成功与失败,都为华人在澳洲拍电影开创了先河,也将被载入澳洲华人的文化史册。


澳洲华人自筹资金拍电影,《墨市情谜》即将公映引关注

戴秀芳曾就读中国厦门大学主修英国文学语言。毕业后在大专院校任教,在进出口公司工作,过办公室秘书办公室主任及进出口部门副经理。1990年移民澳洲,是墨尔本大学妇女学硕士研究生,还是澳作家协会(ASA)剧作家协会(AWG)正式会员。她曾在报刊杂志发表约450 篇散文随想、评小小说,先后出版三本书写有剧本初夜的代价》、《情源金矿》和《墨市情谜》。她还翻译上亿字小说资料发表于报刊杂志上。戴秀芳兴趣广泛,喜好文艺体育,是受训的大合唱指挥和乒乓运动员。“契尔不舍不断进取是她的人生信条。最后这点,已经通过她的这部影片的筹备和拍摄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澳洲华人自筹资金拍电影,《墨市情谜》即将公映引关注

除了电话采访,我和戴秀芳只见过三面,说实话,很难看出她具有当导演的那种呼风唤雨、足智多谋的风范。她给我的印象,更像一位贤妻良母或者坦诚待人的老大姐。

第一次见戴秀芳,是两年前在她的影片筹备初期,她约我在墨尔本白马市的一家咖啡厅聊聊。那天戴秀芳为我买了咖啡和三明治,让我很感动。谈话很快切入主题,我才发现,她请我的首要目的,不是让我在她的影片中承担一个职务或扮演一个角色,而是希望我为她找投资、拉赞助。我恍然大悟,她的资金根本没到位,而启动资金是她和两个女儿的血汗钱。我当时就对戴秀芳说,让我直接参与您的电影,可以考虑,要是找投资,我无法效力,因为我要能找到投资,早拍自己的电影了。戴秀芳笑笑说,可以理解。

第二次见到戴秀芳,还是在白马市,他们临时租用了一个办公室挑选演员。我去晚了,却发现在试戏现场一直有一把“考官椅”留给我,令我有一种被人重视的满足感。试戏时,我进一步证明戴秀芳基本不懂电影或者说不懂演员,那些非职业的演员们被戴秀芳的试戏方式折磨得几乎要跳楼。后来听说,戴秀芳要亲自当导演,让我颇为震惊,我担心和她合作会浪费时间,早晚也是不欢而散。

第三次见到戴秀芳,是7月29日的电影杀青发布会。那天晚上,我对她刮目相看——毕竟把影片拍完了。除了几位官方人士和侨领为戴秀芳歌功颂德以外,戴秀芳创作团队的集体亮相是发布会的最大看点。在这些人当中,戴秀芳的两个女儿丹旎和劼旎又是看点中的亮点,从任何角度讲,没有她们对母亲的支持和关爱,不会有这部电影的诞生。如果戴秀芳没有成为出色的导演,但她绝对是成功的母亲。如此母女三人齐心合力地奔向同一个目标,在当今社会,实属罕见。

我问戴秀芳,如果这部电影发行的不好甚至血本无归,你将怎样承受这个压力。戴秀芳说,做任何事情都要付出代价,如果成功了,是大家的功劳,如果失败了,是我一个人的责任。但我总归从拍电影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知识,长了很多经验,这些经验花钱买,也值得。


澳洲华人自筹资金拍电影,《墨市情谜》即将公映引关注

行文至尾,忽然想起曾经喜欢的那首歌《我要去桂林》。是呀,我们每个人都有或曾经有过不同的愿望和理想,小到梦想去一趟桂林像歌中写的那样;大到锲而不舍非要拍一部自己的电影像戴秀芳。

毋庸置疑,戴秀芳为了实现她的梦想几乎付出了所有,这种精神对于我们,对于我们的下一代都是有声的激励和无形的鞭策。

朋友们,如果你还被一个小小的愿望所困惑,如果你还被一个通过拼搏本应实现的理想所牵引,如果你还有时间我是说如果,不妨学学戴秀芳,暂不去考虑路的尽头是什么,先上了路再说。千万别等到那一天——你有钱的时候,却没了时间。

我要去桂林——

在校园的时候曾经梦想去桂林 

到那山水甲天下的阳朔仙境 

漓江的水呀常在我心里流 

去那美丽的地方是我一生的祈望 

有位老爷爷他退休有钱有时间 

他给我描绘了那幅美妙画卷 

刘三姐的歌声和动人的传说 

亲临其境是老爷爷一生的心愿 

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 

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 

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 

可是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


澳洲华人自筹资金拍电影,《墨市情谜》即将公映引关注


 

 

**** 此文原载澳洲大洋日报——大洋周末

标题:我要拍电影——《墨市情谜》戴秀芳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