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恶炒”十大类型,不择手段只为出名
(2011-11-28 05:08:54)
标签:
澳洲李洋美德炒作绯闻公众娱乐 |
分类: 娱乐八卦,影视天地 |
虽然娱乐圈丑陋炒作方法不择手段、花样百出,可归了包堆无非十大炒作类型。
一、炒绯闻型
有些艺人职业生涯中永无绯闻,有些人却是艺境不高便绯闻缠身。初来乍到者,既无冤家,又非焦点,绯闻乱飞,唯有丑陋炒作能解释个中缘由。此类炒作者甘愿自己变成一汪浑水,被万人唾弃。
二、炒丑闻型
这种打着正义旗号的炒作,是最为公众所反感的行为,也是令艺人和行业两败俱伤之举,因其爆料目的是为越抹越黑,趁乱出名,而非真正的鞭挞丑恶,匡扶正义,因此被爆出的丑闻只能给社会风气抹黑。
三、故意找骂型
故意找骂的炒作方式折射出当前社会上某些人极度的自私与丧失殆尽的公民责任感。公众免不了会中了企图一骂成名者的圈套,在善意的讨论中让其达到了扬恶名的目的。这种人,压根儿不值得搭理,任其自生自灭,才是对无耻炒作最好的回应。
四、制造意外型
炒作者往往会遮遮掩掩,把一次“意外”弄得像个悬念大片。此外,丢电脑、丢手机之类的说法完全不必劳神去辨其真伪,为何许多大牌明星里就没一个丢手机露隐私的?刘德华曾对媒体说过,我的电脑里绝不留隐私。
五、自曝隐私型
这种炒作方式是对《国王的新衣》的现实演绎——明明自己没穿衣服,就想让大家看到自己没穿衣服的样子,却还口口声声告诉公众我穿了件华服。这种炒作方式,低级无趣。作为公众,趁早别围观。
六、明星掐架型
套路:如今这娱乐圈中的一些女星也像是大观园里的美女们,动不动就话里藏刀,或直接恶语相向,令人感慨“冤家路窄”啊。无人回应的就自说自话,一个人骂个不停;有回应的那就更是热闹非凡,你骂一句我还一句,目的是让围观群众越来越多。
七、暴露狂型
套路:如果近期这位没什么绯闻可炒,没什么丑闻可曝,那么最后的炒作方式还有把自己变成“暴露狂”,在公开场合穿到最少,来吸引公众目光,来激起话题讨论,而后要自己成为绝对的舆论中心。
艺人,艺字当先,沦落到卖弄自己肉体的地步,着实可悲。至于公众,犯不着为他们此举惊讶,更犯不着为其行为展开讨论。
八、傍热点人物型
套路:在娱乐圈中得名气,恐怕比其他行业来得少许容易一些。于是,圈内外人士或联手、或联姻。圈外人士傍上当红明星,广而告之,让自己的生意兴旺发达;圈内明星则认为自己傍上成功人士,身价倍增。
感情归感情,炒作归炒作,这是此类炒作者的心态。只是,感情不能拿来炒作,商业利益也不能仅靠炒作而来。在这纷纷扰扰的联手、联姻当中,会有多少真情实感?
九、地毯式炒作型
套路:这种地毯式炒作可谓无孔不入,人生中无论婚丧嫁娶,也无论大喜还是大悲之时,都要在每一个契机抓住机会爆炒一番,其目的在于吸引关注度,最大限度发挥私生活对名气的影响力,并且不惜把家人等拉出来陪绑。
这种地毯式炒作令人可悲可叹,在公众与其“同悲同喜”时,却不知艺人自己实则是在为日后的发展铺后路。区分事实与地毯式炒作的方法,是看艺人是直接给公众看的结果还是与围观者无关的过程。
十、娱乐节目无底线型
有一些娱乐节目的创作者小看公众智商了,公然造假卖假,因为他们忘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纸里包不住火,自欺欺人终要落得一身骂名,自食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