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澳洲李洋两性女性过把瘾影视片江珊中国娱乐 |
分类: 娱乐八卦,影视天地 |
早些年,当我看完电视剧《过把瘾》之后,才真正喜欢上江珊。
我所说的“喜欢”,好像包含了很多内容,比如欣赏、敬佩、惦记也许还有暗恋。我曾经毫不隐讳地跟周围的朋友说,江珊是我的“梦中情人”。听上去,有点儿酸。
江珊喜欢旅游,爱接触新人新事,还常常和朋友相约饮茶、喝咖啡。至于聊天儿,特别要聊聊心里话的时候,她更愿意面对同性朋友。而她不愿意面对的,是健身房的机器,她懒着和它们较劲儿……
一,
当年的一部电视连续剧《过把瘾》,把一位漂亮的女演员推到了观众面前,让人眼前一亮,她就是江珊。那时候,她刚刚走出中央戏剧学院的大门,虽然演过话剧《北京人》和几部电视短片,但在演艺界还没有闪现出耀眼的光芒。
江珊刚进入《过把瘾》摄制组时,看见身边都是一些有经验的演员,她曾一度产生顾虑。她对导演赵宝钢说:“我特别喜欢这个人物(指戏中的女主角杜梅),但我也非常害怕,因为杜梅经历过的一切,我都没有经历过,她的言行举止,我一时半会儿抓不着边儿,我没有经历过像她那样的生活。但我会把我的一切都奉献给这个角色。”
赵宝钢是一位了不起的导演,他给了这位刚从表演系走出来的女学生很大的创作空间。碰到一位好导演对于一位起步不久的演员来说真是太重要了,他能看到她的潜力,把她身上的特点和潜质挖掘出来。江珊说:“我作为一个刚跨出校门的学生,还没有真正地走进表演艺术的门槛,也无法把很快握住剧中人物的个性,但能和那么好的导演和演员合作,真是太好了,有了工作空间,有了好的合作者,我的恐惧感就逐渐消失了,放下包袱,轻装前进,在表演中就轻松自如了……。”
江珊认为这部戏能够成功,还在于王朔的小说原作很有基础,以后编剧、导演的添油加料又加得好,这是根本,导演把自己的意图,和从演员身上发掘出的才华结合起来,才使此片获得成功。在《过把瘾》中,江珊还体会到,她和男主角王志文的表演很是默契,有了这种默契的配合,也是这部戏能够成功的另一个因素。江珊认为:“王志文是一名很优秀的演员,虽然外界对他的评论毁誉参半,但在他的身上有很多的纯真的东西,太多的人不了解他。”
若干年后,江珊又和王志文合作了《让爱做主》等影视片。江珊认为能碰到彼此感觉很默契的合作者是非常难得的,当她和王志文再度合作时,明显地感觉到两人的合作也是随着年龄的成长,产生了那种跟着角色一起长大的感受。
二,
在许多中年男人眼里,江珊不但是一个漂亮的女明星,而且是一个“非常有女人味儿的女人”,比如《过把瘾》中杜梅的形象。但是,江珊说:“影视片中的许多形象并不代表生活中的我,其实,我在生活中,没有作品中的那么多的含辛茹苦、苦大仇深和大义凛然,在演《过把瘾》时,大概是让杜梅附了体……。”这种“附体”说,或许就是进入了角色,演员能让其表演的角色跟自己“附体”是很关键的。她又说,她希望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演戏,没有压力,工作就会感到轻松。所以,她有时候演戏演到一半,脑子里会突然冒出一个“玩儿”的念头。她还说,她最希望达到的境界是“少劳多获”,又有工作,又有许多钱,能经常出去玩。当然,“不劳而获”是不行的,“不劳而获”就不是职业演员了。
江珊认为,世界上有许多职业可以选择,但最适合她的职业就是“演员”,如果让她重新选择一下,她还是选择演员。她说:“不知道是谁发明了拍电影、拍电视,让电影、电视里出现了演员。干演员这一行,有时候特别像一个吸毒者,一进入角色,就会产生欲罢不能的感觉。”其实,她工作的时候是很认真的,没有压力,她更能自觉地进入一种理想的自如状态,充分发挥自己的演技。
特别有意思的是,江珊认为自己应该是一个“游牧民族”,是在演员队伍里“游牧”的一员。这似乎说出了一种矛盾,一种存在。
在这些年的演艺生涯中,她每年接的戏不多,尽管有许多戏会冲着她的名声找上门来,但她不喜欢的剧本,不能感动她的剧本,她就懒得去搭理。她不像有些演员忙着接本子,走马灯似地赶场子演戏。她不想把自己弄得这么辛苦,不喜欢压力太大,喜欢轻松的生活,这和她的“少劳多获”的观念是吻合的。她说:如果让她像拉着磨的驴,又一直不卸套,那她就该疯了。她希望工作时保持着一种轻松的状态,而不是紧张。但她在演戏中,却是非常投入的,自觉地投入,全身心地投入,甚至欲罢不能,尽心尽力地把戏演好。平时生活中,她不会乱发脾气,可是一旦戏演不好,她也会急。她认为作为一个人要有原则,作为一个演员要有个性,没有个性的演员是模糊的,她在表演中就是追求这种个性化的表演。所以,她参与演出的影视片,一般都有较高的质量。江珊又说:“我是一个很矛盾的人,要么就是‘左’,要么就是‘右’,不太容易进入中间段。”这大概也是她个性的另一个方面。
江珊还说:“我的思维方式是直线式的,不会绕弯子,不会去想很多事情。”
对于她已经拍完的片子,投放到市场上,反应和效果会如何?她说:“如果成绩好,那就是锦上添花。如果不怎么样呀,我在拍片过程中,该得到的已经得到了,我也满足了。”
三,
江珊喜欢轻松的生活,也没有过高、过多的奢望,对物质生活也很容易满足。平时,她喜欢在家里听听音乐,看看碟片,外出和要好的朋友喝喝茶。而陪着女儿看一部卡通片,也是她莫大的享受。她说:“感谢老天爷给我的一切。”
他不大愿意谈自己的爱情及婚姻生活,但她喜欢谈和朋友之间的友谊与来往,她特别喜欢的是中国人聚在一起吃饭的氛围,大家团团圆圆地聚在一起,又吃又喝又说,看着一道道五彩缤纷的菜端上桌来,那是一种享受。时常,和朋友们在桌上相谈甚欢,把吃什么也忘了,而一吃上喜欢的东西又把什么减肥之类的全忘了。她说:“我喜欢约朋友一起吃饭、饮茶、喝咖啡。邀请朋友一起吃饭是一件很开心的事,而受朋友邀请也是一种荣幸。”江珊认识的人不少,但认识她的人更多。她有许多朋友,但不会轻易地去结识新朋友,所以能在一起毫无顾忌地“胡说八道”的朋友很少,她也像许多女性一样,喜欢在自己的一些要好的女性朋友中间说一些知心话。
江珊喜欢周围的人和环境干干净净,但又不会把房间里搞得像药房那样一尘不染,她认为居室太干净整洁了,反而显得没有人情味了,家里稍微凌乱一些,才能让你感觉到这是人住的地方。
生活中的她没有那么多约束,平时是比较随便的。她也不迷信,对什么车牌号码、房屋的楼层、星相八卦之类也没有什么忌讳与追求。她不喜欢吃药,买来一些维它命等补药,买来了就等于吃过了,随手放在玻璃柜子里做装饰品了。她认为还是多吃一些食品,补药里面有的营养,食品里都应该有,药里面有的毒性,食品里却没有。所以,她对吃还是比较有兴趣的。
她平时也喝一些酒,而且据说酒量惊人,如果真遇到知己或跟谁较上劲儿了,一瓶二锅头也打不住。她还抽烟,但在女儿面前从不抽烟,女儿是她的心肝宝贝。她并不去想将来女儿长大了干什么,只要女儿长大后会想到:“我的童年时代是很快乐的,是没有压力的。”就行了。
但江珊的女儿却对自己的将来已经有了一个选择,她要当一个儿科医生,给小朋友看病。因为这几年,江珊在影视片里担任过一些医生的角色,她女儿还一直以为妈妈是一个治病救人的医生呢。在“萨斯”流行的日子里,有一次江珊在网上瞧见“萨斯”病人的后遗症的报道,正在和她的母亲议论着,没想到她的女儿插上嘴来:“妈妈,你是医生,你应该去救救那些病人。”这一说,让江珊也楞住了。江珊说:“和孩子交谈是很有意思的,带孩子的过程是父母学习的过程,带孩子就像是在捡回自己纯真的童年。”因为人们从生活的起点出发,越走越远,成年人离儿童的纯真已经很远了,“童真”是世界上一种最美丽的情怀。所以,她平时不演戏的时候,就把许多精力花在自己的宝贝女儿身上
她在刚有孩子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要一个男孩,她恰恰希望生一个女孩,这也许和她对“男人”的看法有关。她认为在中国,一个男人,特别是成了年的男人大多活得很累。她说:“我看见身边的许多男性,他们身上的负担太大了。他们必须有钱,必须有地位,必须有才华,才能在这个社会上立足,实在是太累了。看到男人辛苦的样子,看到男人辛苦的一幕,我的心里就会发怵。”她当然不愿意自己的孩子长大后,去担任这种辛苦的角色,所以一直想的是要一个女孩。她认为,其实社会对人应该宽容一点,大家都不要拿那些约定俗成的条件去要求别人,这样要求者和被要求者都可以活得轻松一点。她看重的男人的品质是:诚实和有包容度。
江珊还有一句口头禅:“好玩懒做”,她也喜欢玩,特别喜欢旅游,她说在平时,真的能够身心放松的时间是不多的,出门旅游能得到许多乐趣,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旅游时能看到许多东西,增长许多知识,还能遇到新人、新事,会感到世界很大。就是在不同的时间去同一个地方,也会有不同的感受。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真是太奇妙了,在地球上创造出那么多的生物:人物、动物和植物,真是不可思议。她说:“我感谢父母把我送到了这个世界上来,让我对这个世界有那么多的感受。”
当我说到她是许多中年男子心目中的“偶像”、“梦中情人”,是不少男人心里的“心仪”目标,如果像国外经常发生的事情那样:一个男子为了去追求他心里的“女影星”,为了他崇拜的“偶像”,去寻死自杀,她会怎么想?江珊说:“我不相信这种事情会发生,不是不相信这件事的发生,而是不相信这种人的动机。因为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没有人不珍惜自己的生命。我是一个很有同情心的人,也会被一些小事所感动。但是,我看不起那些为了不着边际的事而自己结束自己生命的人。”
当谈到当今的中国影坛,“明星”越来越年轻,“青春偶像”越来越多,甚至达到了在影视市场上泛滥的地步,而中国却很少出现好莱坞式的“长青树”女演员,江珊作为一名不怎么年轻的女演员是如何想的呢?
江珊认为:这是社会发展的规律,演员会一代一代的产生,年轻的“明星”会破土而出,并逐渐得到观众的喜爱;另一方面是一种市场的需求,市场的需求会和观众的欣赏要求相互引诱和结合,这是和中国广大观众的审美心理习惯有关系的,许多观众都喜欢年轻漂亮的女明星,影视作品的创作者也注重年轻的女性,较少把手中的笔对准成年的女性。其实,三十岁至四十岁的女演员正是朝上走的阶段,演技越来越成熟,无论从生活阅历,还是理解力、创造力方面都是处在最旺盛的阶段,也是最应该出成绩的时候,可在影视片里却往往成了二线角色,这不是很公平。当今好莱坞最红的女明星,都不是很年轻的女孩子,她们的演技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是和她们的年龄有关系的。
江珊最后说:“这的确是一个值得观众、编导和演员们一起来思考和探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