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牛的故事之一:牛宅

标签:
装修留学老牛牛眼玛瑞娅杂谈 |
分类: 小说散文,杂文随笔 |
<澳洋原创>
老牛是个生意人,一个成功的生意人。虽然我不知道他的资产有多少,但我相信他很有钱。
之所以说他有钱,是因为两年前他以投资移民的身份来到澳洲以后,很快购买了十几处房子,除了在墨尔本,还有悉尼和黄金海岸。老牛不会英文,也没心思学,为了记住那些房子,老牛分别给它们拍了照片,然后编上号码,得意地称为“牛宅1号,牛宅2号……”。
我和老牛的相识是在一幢房子的拍卖现场,那天参加投拍的人有几十个,我是最早去的,老牛是最晚来的。老牛一来,就看出我是中国人,直截了当地问:“拍到多少啦?”我说:“六十五万五千。”老牛说:“我不会英文,你帮我出个价,直接喊七十万。”“七十万?现在是五千一叫,你这一下子加五万,人家准以为咱俩跑这儿捣乱来啦。”老牛肯定地说:“你就喊吧,把其他人都吓跑了完事儿。快点儿呀兄弟,房子买了我请你吃鲍鱼。”
我清了清嗓子:“七十万!”话音未落,几十个脑袋齐齐地转过来,几十双眼睛不解地看着我。我赶紧指指老牛:“是这位先生,他出价七十万。”拍卖师不失时机地喊起来:“七十万,我能听到七十万零五千吗?有哪位愿意再加五千……”
老牛顺利地拿到了那套房子,至于鲍鱼的事儿,老牛没有再提。可从那次相遇以后,我们俩成了朋友,三天一次小喝,五天一回大醉。无论是小喝还是大醉,我们的话题主要围绕着房子,围绕着老牛的那些牛宅。
这天,我问老牛:“你买那么多房子干么呀?你不就一个儿子吗?”老牛说:“其实我也不知道这些房子将来干什么用,我只是有这隐,见着合适的房子就惦记,至于它们能不能升值,我也不管啦,先扔在那儿再说。”“你出租吗?”我问。老牛说:“没有,嫌麻烦。”“那有什么麻烦的,找个房屋代理,签好合同,你就不用管了。”老牛放下手中的酒杯:“倒也是,扔在那儿也废了。你帮我找个代理吧,要不然你自己干,我给你从房租里提百分之二十。”“那倒不用,我帮你找个人吧。”
房屋代理人玛瑞娅的出现,让老牛的牛眼放出异样的光芒。老牛让我告诉玛瑞娅,他的房子全部交给她负责,因为他一见到她就觉得她行,她不但漂亮、丰满,还有职业女性的风度。我将老牛的话翻译给玛瑞娅,她很是高兴,扭着紧绷绷的屁股走进牛宅6号。
被老牛这一夸,玛瑞娅有些得意忘形,一边转悠一边夸张地赞扬起老牛的房子:“这个房子很适合出租,很适合,我相信它很快就能租出去,而且是好价钱。你看,不但交通方便,还有两个独立卫生间,后院的花园不大不小,容易打理。嗯,厨房也很干净,我很少看到中国人的房子有这么干净的……”
玛瑞娅的最后一句话,让我听着很不顺耳,我马上停止了翻译,不悦地看着她。玛瑞娅没有察觉,老牛却沉不住气啦:“怎么啦?你怎么不翻啦,她就说的这些吗?”我说:“她最后说的话让我觉得不舒服。”“她说什么?”“她说很少看到中国人的房子有这么干净的,那言外之意,咱们中国人都很脏呀。反正这话我不大爱听。”
老牛琢磨了一下:“你说得对,她这是看不起咱中国人呀,这个骚娘们儿,你跟她说,如果她要是这个态度,我就换人,我那些牛宅找别人帮着出租。我最恨外国人看不起咱中国人了,咱中国人咋啦?你跟她说,中国人是世界上最勤劳的民族,勤劳的民族就是爱干净的民族,你别看她穿得整整齐齐,那是为了工作,她家还不定脏成啥样儿呢。说小了,她这是一种偏见,往大了说,这就是种族歧视,咱可以去告她……”老牛越说语调越高,脸红脖子粗的很像一头愤怒的公牛。
玛瑞娅站在一旁呆呆地看着老牛,她不知道老牛为什么突然发火了。
当玛瑞娅用询问的眼神看我时,我把老牛的意思大致讲给她听了。她立刻赔礼道歉,并说她只是想赞扬一下老牛的房子,绝对没有其他意思。说着,还上前拍拍老牛的肩膀,不住地说着“对不起”。
英文的“对不起”,老牛是能听懂的,可是老牛不知道怎样说“没关系”。老牛索性也拍拍玛瑞娅的肩膀,眯起牛眼说:“OK,GOOD,OK......”
就这样,两个人你拍拍我,我拍拍你,很快使气氛松弛下来,也很快签订了房屋租赁委托协议书。
老牛签完字以后,再一次拍了拍玛瑞娅的肩膀,显得有点儿多余。玛瑞娅让我问老牛,还有什么补充吗?比如说,对租户的要求等等。我把玛瑞娅的话翻译给老牛,老牛想了想,说:“基本上没什么啦。不过,你告诉她,我这些房子,最好不要租给中国人,因为中国人做饭油烟爆炒的,容易把房子弄脏,再赶上懒点儿的人,这房子几年就没法儿要了。”
我犹豫了一下,还是如实地将老牛的话翻译给玛瑞娅。玛瑞娅盯着老牛的牛眼看了一会儿,说:“如果我刚才的话是种族歧视,那么你现在的话就是自我歧视啦。”
我没有将玛瑞娅的话翻译给老牛,因为我忽然觉得,老牛这人虽然有钱,但却没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