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3/bmiddle/001Oktfogy6E2cGFE1I62&690
毕竟,在小米成功之后,“用互联网的思维做硬件”这样的词汇,似乎已经成了当今中国硬件创业的“标配”。不过,如果你看了昨天的极路由的新品发布会,便会发现王楚云绝对不止是说说而已。
强调自己的硬件设计工艺、宣称基于OpenWrt深度定制系统、将路由器之间的竞争拉入到“参数战”、售卖工程机、宣布要将产品开源给第三方开发者共同建立路由器生态圈,以及王楚云口中的
“产品口碑相传,与用户做朋友”……说极路由的每一个动作里都有小米的影子,也毫不为过。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那个被人们反复提到的“互联网思维”——一方面,过对软件系统的快速迭代,使其能够和硬件实现高效整合,保证极路由在游戏加速、应用商店加速等主打能力上的优势;另一方面,以相对于成本而言低价的方式去售卖产品,不期望与在硬件上获得利润,而是要依靠“用户数→软件生态圈→货币化”的模式去实现盈利。
所以,对于路由器这样一个已经“不思进取”许久的行业来说,王楚云和极路由确实让人们感觉到了一丝新意,也拥有足够的想象空间。但另一方面,路由器和手机毕竟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产品,极路由没有必要完全模仿小米的模式。
我丝毫不怀疑极路由对于市场的吸引力——对于对它的附加功能有刚性需求的用户来说,极路由目前显然是同类产品中的首选,而即使是你只希望把它当做一个普通的路由器来使用,那么花差不多的价格去买个硬件设计更考究、附带功能更多的产品也没有什么不合适的。
可问题在于,将产品卖到用户手中与“在用户中建立粉丝文化”之间,还有不小的距离,而这个距离,是路由器产品很难跨越的。
首先,小米手机的第一批“发烧友”实际上是MIUI的发烧友,在小米还未推出手机前,这个快速迭代的深度定制的Android操作系统,就帮助小米俘获了不少玩家的心。此后,随着MIUI的精进和小米手机的大量出货,MIUI也有了更多的忠实用户。
可这件事情放在路由器上,就不那么顺畅了——无论基于OpenWrt深度定制系统有多么优秀,极路由是否对它“快速迭代”,它始终是一个难以与用户之间建立起人机交互的“看不见”的系统,所以,很难有人成为它的粉丝。
其次,在硬件层面上,极路由也面临相似的逻辑
——对于不少人而言,手机是一个时刻伴随自己的商品,除了每天都要花费大量时间与之交互外,人与人之间还会相互比较。所以,在基本功能之外,个性化、时尚感也是手机必须被赋予的特性,也正是人们对这些软件和硬件上的差异化需求,让他们有了成为随身携带的手机的“粉丝”的可能。
可路由器并非如此,即使它设计的巧夺天工,即使它切实的能在上网时为用户带来各自优越的体验,但实际与用户产生交互的,还是手机、平板和电脑等设备。就算把它放在最显眼的位置,也改变不了这一事实。
所以,路由器的天然属性决定了它很难成为一款让人们为其“发烧”的产品,很少有人会像对待手机那样较频繁的考虑更换路由器,但这也意味着一旦极路由拥有大规模的用户,它就能默默的在那里据守着自己的位子,成为“软件生态圈”的屏障。
也就是说,虽然在整体思维上和小米有很多相似之处,但路由器本质上就是一个可能永远都无法“性感”起来的产品,刻意去经营粉丝文化可能是一件费力难讨好的事情,对于极路由而言,也许做一款好产品,就够了。
作者:陈粲然
最后,我们可以再看看大家的观点是如何的,摘选点有代表性的吧:
bryansg:同意。极路由产品不错。但是不是什么都需要炒作的。从没见过toto马桶也来个粉丝节。
张伟是谁:深表赞同。
彭bin:路由器市场巨大,但路由器的本质是提供网络信号服务,不具备可发烧性。我相信如何把路由器与移动互联、智能家居结合,才是极路由需要思考的方向!
李铁军:如果价格战赢得30%的路由器市场份额,就会成为一支可怕的力量。不要用桌面软件的思维去看路由器。
li_zuo_min@sina.com:站在解决问题的角度看,极路由的尝试是个很好的突破。要知道,路由器等数通产品从高中低各档次都已经很成熟,新厂家要突破不能走寻常路啊。
syssiess:不仅仅是路由器,一切不能够“主动”与用户互动的产品都没有形成粉丝的可能。
http://s7/mw690/001Oktfogy6E2cMQjA266&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