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品牌与定位,及关于wondershare品牌战略的思考

(2011-06-08 17:32:53)
标签:

转载


随着商业经济的高速发展及经济模式的快速演变,人们对品牌的理解也在变化,品牌所涉及的范围也更宽泛。企业名称、渠道名称、产品名称、商业模式名称,都可能成为企业所拥有的品牌。于是,在确定品牌战略的时候,我们更容易迷失。

 

营销界有一句话:用户购买的不是产品,而是品牌。这里的品牌,是指由产品或服务承载的,带给用户感性或理性价值的市场认知。

 

上述对品牌的定义可能稍显笼统。简言之,一个品牌应该具有三个基本特征:有定位(核心价值所在)、有载体(核心价值展现)、有特质(核心价值识别性)。而一个成功的品牌,在此三者之上,拥有两个认可:行业认可(针对定位)和市场认可(针对载体与特质)。

 

企业需要的,不是品牌,而是成功的品牌,即被市场和行业认可的品牌。一个成功的品牌要有独特的名字、有清晰的定位、有优质的产品或服务来承载,还要独具性格(或者说风格)。

 

一个优秀的品牌战略规划可以最大地程度地降低销售成本。制定品牌战略的时候,首先要明确的是品牌定位(命名也很重要,这里不作讨论)。为了帮助大家理解,在此,我略举几个大家熟知品牌曾经做过的定位:

 

  • 哈雷摩托:Not just a motorcycle, but a way of life that evokes the freedom of the open road(自由与开放的生活方式)
  • 沃尔玛:Continually raises the standard of living of shoppers without any increase in their income(不断提升生活质量)
  • 谷歌搜索:Vows to lead you to virtually anything you want to know - in 0.2 seconds(提供优质的搜索工具及全面的信息服务)
  • GE塑料:Enabled its customers to please their customers(值得信任和依赖)

 

 

可以说,这些品牌的定位及其品牌特质,通过他们的产品与服务,能够很好地传递到市场与用户中,并得到认同与接受。这很重要。此即第二个关键点:品牌的承载体---产品和服务。自定义一个名称,做出品牌定位,而没有足够好的产品与服务支撑,是固步自封的品牌行为,是不会成功的。

 

我们所常见的品牌战略一般有四种:

1.         Distinct Brands:不同产品不同品牌(即多品牌),如P&GUnilever。其特点是Products=Brands,每种产品都独有其品牌;

2.         Single Product/Brand:单一产品与企业共用品牌(单品牌的第一种),如SkypeKasperskyMyspace。其特点是Product=Corporation,通常以专业化单一产品来定位;

3.         Umbrella Brand:通称伞形品牌,多种产品与企业共用品牌(单品牌的第二种),如NikeAdidas3MSonyAppleGoogleAdobe。其特点是Product=Positioning,通常以品牌定位来涵盖产品范围,而这种品牌定位往往比较有高度;

4.         Features Brand:与上述三种略有不同,以服务特性为品牌(单品牌的第三种),如Wal-MartOutlets。其特点是Produt=Features,提供的产品是有特色的服务。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国际间跨领域并购越来越频繁,有些企业在主体单一品牌战略之下,也会出现少量的多品牌,如Adobe;由于业务发展迅速,有些企业是从单品牌一演化至单品牌二的,如GoogleQQ等,而且,随着产品的市场影响力提升,这些企业的有些产品本身也开始具有品牌特征,如AppleiPhoneiPad等。

 

那么,万兴的品牌战略呢?何去何从?

 

这个问题曾经困扰了我们很长的时间。我认为,造成这种困扰的原因主要是三个:一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的定位不够清晰;二是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在品牌承载力方面,还很弱;三是我们弱化了品牌的营销功能,而更多地强调了渠道(我们自封的品牌)的销售功能。

 

目前,我们给wondershare定义的使命是“软件驱动幸福生活”。我认为这个定位足够高度,比较清晰。它涵盖了我们曾经努力、正在努力的产品方向,明确了我们未来应该给用户提供什么样的产品与服务。只要我们的产品和服务能够持续提升,这种定位是能够很好地传递给用户的。

 

所以,我认为,作为一家消费类软件企业,选择与AppleGoogleAdobe类似的品牌道路是比较合适的。我们在主张单一品牌的同时,在投入产生合理的情况下,也不会放弃多种渠道的销售功能。当然,最重要的,是我们的产品与服务,要不断提升,尽快地具备“品牌承载力”。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就一定会出现如iPhone一样“具有品牌特征”的产品!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