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没有人想到马云的淘宝会获得今天的成功,毕竟要想在短短几年内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在易趣统治的电子商务市场杀出重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而今易趣已经是明日黄花,淘宝独占同类市场份额的90%以上,每一个从事互联网的人都不得不研究淘宝成功的策略。这是一个经典的以弱胜强、本土和尚打败外来传教士的营销案例,淘宝凭借口碑、服务的创新和对中国文化的熟悉,将电子商务的特性发挥到了极致,成就了中国电子商务的一代霸主。
08年初,当淘宝风头正劲之时,同属阿里巴巴旗下的阿里软件欲将淘宝模式“复制”软件行业,将淘宝模式发扬光大,也就有了“软件互联”平台的推出。一时间,思科、IBM、华为等软件业巨头纷纷携手与阿里软件合作,这个由阿里软件发布的软件互联平台,按照阿里软件CEO王涛的说法,这个平台的意义在于吸引优秀的软件开发商进来,只要有好的产品,好的应用,都可以与世界一流的软件公司同台竞技,选择权始终在用户手上。
两年过去了,阿里软件的发展很明显与马云的预期相差甚远,软件业的“淘宝”为何没有实现它真正的使命,其主要原因就在于这个平台虽然有了巨头们“撑腰”,但并没有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中小企业用户和中国庞大的个人软件群体。如果说淘宝是草根的舞台,那么阿里软件的“互联平台”只是贵族的剧场,失去了草根的力量,淘宝就将不是淘宝。
事实上,随着个人电脑的普及和互联网的流行,电子商务毫无疑问将成为继搜索引擎后,第二代主流的互联网商业模式。而传统软件业发展到今天,软件商业模式也面临新的挑战,也就是就是互联网和Web
2.0对软件行业的挑战和冲击。无论是从观念还是运营模式都对传统软件产生巨大的影响。由于互联网的介入,软件产业发展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高速发展的互联网给软件产业带来的革命性的意义,给软件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舞台。互联网对于软件产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由此产生了一些新的软件发展模式。
在互联网没有普及之前,大多数共享软件是个人作坊式的开发模式,虽然在海外的销售额足以令中小企业和个人满意,但销售和传播都存在严重的缺陷。到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共享软件可以通过网站进行下载、传播和销售,互联网成为共享软件的一根救命稻草。国际市场,特别是美国市场是较为成熟的软件市场,用户的消费能力和正版观念都非常适合共享软件的发展,因此不少国内开发者尝试开发针对国际市场的英文共享软件,不少开发者都获得了成功经验,通常,成功的英文共享软件开发者,每月的软件销售收入都远远高于国内的共享软件同行。
而早在六七年前,一批软件外包企业转型到自主品牌企业,受制于国内软件消费市场的低迷,利用电子商务的无地域性,纷纷将眼光投向了海外市场,其商业模式远远领先于个人的“小作坊”,获得的收益也远远高于“单兵作战”。如万兴软件即是通过网络营销与线下营销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软件出口,
将渠道、技术和产品开放化,吸引更多的人才和产品来拓展企业业务,类似一个小型的“阿里软件”平台。虽然规模不如阿里软件,但“万兴平台”的表现却要优于“阿里平台”。一个很显而易见的原因在于,在网络营销传播竞争,光比谁的广告费用多占据的广告位置好不好是没有用的,更多的其实是一种文化的竞争,一种用户体验和互动的竞争,是取决于服务的创新力、和用户的关系深度等等,这是淘宝打败易趣的原因,同样也是阿里软件无法深层发展的原因。
东软股份公司董事长兼CEO刘积仁在近期一次题为《中国软件业机会巨大》的演讲里称,国际化是中国软件企业的必然选择,而互联网就是中国软件企业国际化的最佳渠道。其实也就是说,淘宝模式也是中国软件企业国际化的最佳渠道之一,中国软件企业要靠“淘宝模式”去打败苹果,打败微软,除了有一个大平台,更需要当年淘宝与易趣竞争时的种种策略:口碑、体验、文化、创新力等等,成就一个真正的“国际化淘宝”,将指日可待。
http://imgcache.qq.com.qqdiy.info/a/s/m.php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