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沦为印度软件外包基地?

(2009-12-21 18:57:46)
标签:

软件出口

万兴软件

知识产权

产品合作

杂谈

分类: 热点追踪

    近期,一则消息再次让中国软件业震惊了。11月26日,印度三大软件公司之一的的维布络科技有限公司(Wipro)落户成都高新区,将在4年内在本地招纳1000多名员工,建设一个战略研发中心。在中国软件被印度赶超之后,很多业界人士只是想当然的认为,印度软件超越中国的原因只是在于其人力资源成本更为廉价,造成了全国软件外包资本向印度的转移,而Wipro此举,隐约传递的信息则是,印度软件要将中国作为一个外包基地,利用中国的人力资源成本为印度软件创造财富!


    在很多人印象里,在国内软件企业纷纷向自主品牌转型时,印度软件企业还只是外包型企业,为发达国家进行“来料加工”。但事实上,印度软件的发展速度远远超乎想象。印度另一家软件巨头Infosys公司,在依靠外包完成了原始资源积累后,到如今,有自己的知识产权,自己的全套解决方案,甚至于,在美国敢于面对面和IBM竞标。一个摆在眼前的事实是,我们国内的软件企业在软硬件、人才储备和全球战略上,有印度企业称,中国在软件业上起码落后了印度12年。


    截止09年,印度软件和信息服务行业的产值已经高达120亿美元,出口到全球105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额已经超过了印度全国出口总额的20%,在整个印度的GDP中的占有额已经超过了2%。在整个欧美市场,几乎是印度软件一统天下,而临近的亚洲近邻日本,成为了印度软件下一步扩张的主要市场。印度第四大软件公司萨蒂扬(Satyam)副总裁曾表示,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和工厂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因为能为日本的客户更容易提供产品。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意味着,中国开始沦为了印度的外包基地!


    一家国外杂志如此写道:中国或许拥有杰出的硬件公司,比如联想、华为,它远远超过其印度的竞争对手。但在软件业,中国无所建树,没有什么可以与印度的软件业相比较。原因何在?曾经考察过印度的国内软件业人士曾认为,印度软件业能迅速的发展,无外乎几点:政府支持、语言环境、人才储备、重视管理以及开放的合作态度。但印度本身的经济环境并不具备什么软件商业环境,使印度软件只能走向海外,也即是说,印度是“被迫”开辟了海外市场,才有了今时今日在国际软件业的地位。


    笔者以为,总结印度软件的发展路线,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是,印度软件在发展初期的海外战略,起了决定性作用!在印度没有国内软件市场的环境下,印度瞄准的是世界最发达的软件商业市场——欧美国家。在欧美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和良好的软件商业环境下,印度本土软件公司凭借廉价的人力资源成本优势,短短的时间内完成了从外包到自主品牌的转型,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中国在人才储备上并不逊于印度,与印度类似的是,国内也并没有良好的软件商业环境,在国内软件企业偏安外包终于觉醒开始走自主知识产权路线的时候,印度已经完全突破了技术壁垒,在政府支持下,掀起了“全民学软件”的高潮,一举实现了人才储备、营销战略、管理完善等多方面的目标,最终形成了国际软件市场上的“印度势力”。如果说中国软件落后于印度的根本原因,归根结底就是:印度在海外战略实施上领先了中国。


    印度软件在国际市场风风火火开拓疆土,甚至有让中国沦为其外包基地之时,国内的软件企业并非没有想到反击。然而,营销战略的落后,使国内企业在海外市场屡屡受挫,只有深圳万兴软件等为数不多的几家软件企业实现了海外渠道的畅通和销售的盈利。如何突破印度已经建立的营销体系,如何构建自己的营销渠道,这才是中国自主软件品牌企业应该深思的问题之所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