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交通工程专业简介及历史发展

(2009-11-23 17:50:16)
标签:

杂谈

交通工程

(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交通工程专业是研究交通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和智能交通的基本理论以及交通控制技术和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应用的学科。

本专业培养具备交通运输系统分析与规划、交通系统控制与管理、交通基础设施设计与工程项目评价、道路与桥梁设计等方面知识及相关开发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系统学习系统工程学、交通工程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识图制图、上机操作、工程测量、工程概预算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交通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系统工程的一般分析方法和系统控制的基本技术;掌握道路与桥梁设计和施工的基本技能;熟悉国家关于交通运输规划、建设与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交通工程,特别是智能交通的发展动态;具有交通运输规划、交通工程设计和交通控制系统开发的初步能力和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要课程:交通工程基础、交通规划、交通控制与管理、交通工程设施设计、物流学、运筹学、城市客运交通、工程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与基础工程、道路建筑材料、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交通系统分析、桥梁工程、水力与水文学。

 

                                   交通工程发展历史

交通工程创立于20世纪30年代。1930年美国成立交通工程师协会,标志着交通工程学科的诞生。初期主要探讨有关减少交通阻塞、保障交通安全和交通管理等问题。40年代注意到交通规划问题。50年代注意研究道路交通中人、车、路三者的相互关系,创立了交通流理论。60年代开始在交通工程中应用计算机控制信号灯、处理资料和制订规划,并注意研究交通公害问题。70年代在交通工程领域引入系统工程的知识。
    我国交通工程学科的产生,美籍华人交通工程专家
张秋先生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1978年以来,以张秋先生为代表的美、日、英、加等国的交通工程专家,先后在上海、北京、哈尔滨、南京、西安等城市讲学,系统介绍了西方发达国家交通规划、交通管理、交通控制及交通安全等方面的建设与管理经验。国内也派出了多个代表团出国参加由英、美、日、澳、德等国举办的交通工程学术会议,这些活动推动了国内交通学科的产生。

 1980年上海市率先在国内成立了交通工程学会,1981年中国交通工程学会成立,20多个省、市、自治区也相继成立了省级交通工程学会或交通工程委员会,有些早先成立的国家级专业学会也设立了交通工程分会。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哈尔滨建筑大学等院校相继设立了交通工程本科专业,并着手招收、培养交通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我国的新闻出版部门也相继出版了《中国交通工程》、《中国交通报》、《道路交通管理》、《红绿灯下》等杂志及一批交通工程方面的报刊,广泛传播交通工程方面的知识。

 我国交通工程学科的成立不像美国有明确的标志,但一般认为,我国交通工程学科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而美籍华人张秋先生是该学科的奠基人。

 备注:我校结合本校特色,交通工程专业有异于其他院校的培养方向,主要培养道路桥梁施工及交通规划的专业人才。本专业为山东建筑大学热门专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