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心痛的记忆 |
(治疗16)
三期化疗在原科室一直约不上床,再延期一周后只得挂了另外一个科室。
1、来早了。上午挂门诊、办住院手续,下午去住院部。下午两点十五到了病房,护士站询问住院单上写的哪个床,因为是加床单子上没标示,护士让我去找值班医生。值班医生第一句话先问:“怎么现在就来了?”我说:“上午办完住院手续,让下午来住院部的。”我突然意识到了,不到下午的上班时间,影响了医生午休,不高兴了。“不知道你们下午上班时间是几点,所以来早了,你多担待吧。”呵呵,早到一刻钟,来早了。
2、取咽拭子。早晨护士来给妈取咽拭子,老太太还挺有意思,没上过学啊,不会“a”(啊)。老妈的“舌头”一直跟护士捉迷藏,让她发“啊”的声音,她非得从堂音发,特低沉的那种。护士教给她“啊”(高),妈发“啊”(低),她俩人一高一低,配合的还挺默契,就像二重唱,把护士急得又跺脚又转圈,也没教会我妈发“啊”。最后我自己戴手套用手指帮着压着我妈的舌头,另一只手拿手机开手电,才算帮着护士把咽拭子取了。
3、医患交流。医生跟我谈妈的目前状况,我的心里又咯噔一下。前两次化疗的效果不好,等做完三期以后再做一个评估。病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已经侵犯心包、纵膈、静脉腔,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个“静脉腔”,如果因为咳嗽而造成出血的话,严重了可能几分钟就没得救了。我沉重的心情啊!
4、帮助医生。医生跟我探讨她四周岁的孩子一去舞蹈班就哭闹的问题,这难不倒我啊。对于陌生的环境孩子有不安全感,担心父母因此就会减少了对她(他)的爱,父母陪他们熟悉陌生的环境,让他们能感觉到安全。简单粗暴强制性的把孩子放在陌生的环境里,可能会给他们幼小的心灵造成一定的伤害,尽量要避免这种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