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另类”马戏表演

(2010-01-18 20:36:57)
标签:

瑞士

儿童

马戏学校

马戏表演

社区之家

分类: 发现日内瓦

http://s5/bmiddle/62ec57bcg7d6fa68b1524&690

周末下午去某个“社区之家”看了一场很“另类”的马戏表演。虽然规模很小,但是幽默有趣。

演出场地在某个三层小楼的“社区之家”,一层被改造成专门的演出场地,我们开玩笑说估计以前这个房子是个农舍,高高的房顶正好适合搭建那些绳子拉、吊环呀。还有个小小的控制台播放音乐和灯光。楼上是“社区之家”的其他活动场地,包括很多个手工工作室、厨房什么的。

这马戏团是一个完全业余的马戏团,全都是在校的孩子利用课后来学习马戏表演的,演出范围大概就只是在社区和周边。但是编剧和演出形式很有趣,一个逗乐接着一个逗乐,让人从头乐到尾。

首先报幕的人很逗。出场之前先他从袖子里抽出一张小卡片,似乎看节目单,然后迅速插入袖口。有一次,他浑身上下到处找不到卡片了,只好嘴里说着“BLA BLA BLA BLA”,手比划一番,就算报幕了事。

 

http://s13/bmiddle/62ec57bcg7d6fb1fcbe8c&690

                                 (玩球的猫)

报幕的词也很好玩,比如“猴子爬树”节目之前他介绍说:人来自猴子,猴子来自树上。介绍“耍蛇”节目时更语出惊人:蛇是女人的朋友,但不是男人的。还有一个踩高跷的人模仿秀,就是对口型假唱,他起哄说,这个人“很小”的时候喜欢唱歌,结果出来一个超级高的人。总之,很出人意料。

 

http://s12/bmiddle/62ec57bcg7d6fb58c4f0b&690

 

第二个,别看上面提到那么多动物,实际上这个马戏团真正的动物只有一个——狗,其他都是人表演的,它把杂技技术结合到动物表演中,成了名副其实的“马戏团”。比如,表演那个两只手轮换丢球的是模仿一只猫在玩球,不时翻滚一下。那个耍蛇的呢,其实是个很小的小姑娘,拿的是绒布玩具蛇,表演的是柔韧的舞蹈和与蛇的缠绕。这是团里最小的演员,但是看出很有舞蹈基础,动作优雅大方。还有一个女驯兽师与豹子的节目,女演员是踩在豹子背上出场的,演豹子的是个身穿豹纹衣服的男人,模仿钻火圈,模仿着豹子的吼叫,很有那么点意思,但是聪明的豹子夺走了驯兽师用来犒劳他们的零食,结果最后成了人被豹子驯服。当然,“猴子爬树”里的猴子,是脸化妆成“猴哥”的女孩,身穿棕色紧身衣,屁股上绑了条尾巴。猴子爬的不是树,而是软绳。最后该结束了,调皮的猴子硬是赖在“树上”不下来,给报幕员拿好吃的引回去了。

 

http://s8/bmiddle/62ec57bcg7d6fbaaf6e07&690

第三个有意思的地方是,每个节目之间衔接类似无缝。比如报幕员站在台上正在说话,突然灯光熄灭,喊了几次“灯光”、“灯光”也没有用,最后全体队员手擎蜡烛照亮,唱着一个首关于月亮的催眠儿歌。其实那时候大大的吊环上有两位小姑娘准备好,身穿洁白衣服,似乎正好坐在半玄月上。节目结尾,他们两个溜下了吊环,在地毯上睡着了。

http://s1/bmiddle/62ec57bcg72f1945bda20&690

 

http://s10/bmiddle/62ec57bcg7d6fcce9b2a9&690

 

http://s14/bmiddle/62ec57bcg7d6fcdfcfd0d&690

 

http://s14/bmiddle/62ec57bcg7d6fd7e7ad2d&690

 

写到这里,忽然觉得不太好总结了。因为有趣的细节太多,只能说编剧很出色,让人们看到每个节目不仅展示了技巧,还有一段小小的剧情在里面。

真正的动物出场了,那只大大的黑狗。主人打了一个喷嚏,体贴的狗从主人裤子口袋里叼出手绢送上。就在主人抬手擦鼻涕的瞬间,它却又咬住了手绢,最后主人擦鼻涕用的是自己的手。

有3个女孩经常趁净场的时候偷偷溜到台上,摆好姿势,希望参加表演,不过总是被报幕员的几声咳嗽或者皱眉赶下台去。最后她们终于上台,表演的是三个人合作的那种类似抛球接球的,需要灵巧的时候他们却动作机械类似机器人,也很有创意。

http://s12/bmiddle/62ec57bcg7d6fc78d0efb&690

 

最后集体谢幕的时候,所有演员,动作夸张,表情夸张,声音夸张,张牙舞爪地摆出不同的造型,齐齐向你逼来,似乎真的来到了动物园!

http://s12/bmiddle/62ec57bcg7d72552ffa1b&690

 

http://s14/bmiddle/62ec57bcg72f196a141fd&690

 

真如报幕员所说的:这是一场从来没有看到过的马戏表演。以前在北京看过俄罗斯马戏团的表演,在日内瓦看过几十年历史的“KNIE”,类似瑞士的国家马戏团,各有精彩之处。但是这个社区马戏学校,不以灵巧娴熟的高难度动作、豪华的动物阵容、精美的服装道具取胜,但是却给人留下难忘印象。

 

(在马戏开始之前,我们还亲身体验了各种杂技道具。由他们这些半专业的演员做指导,儿子很快学会了抖“空竹”,这个他在北京的时候都没有玩好,在法国还买过一个呢,也没成功,最后居然可以小小的抛起来了,看来还是有窍门的。演出结束之后,照例还有免费的下午茶和点心,吃吃喝喝聊聊,很开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