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还是“吃粮食长大的”吗?
(2019-06-08 16:55:22)这些人还是“吃粮食长大的”吗?
朱少华
据河南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微信公众号消息,7日,河南省污染防治攻坚战领导小组发布通报,对驻马店市上蔡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阻止农户机收小麦不作为、乱作为问题事件进行通报。通报称,上述做法与中央的要求、与环境保护的初衷背道而驰,是急功近利、做表面文章、自欺欺人的行为。河南省攻坚办将加大督察力度,发现类似问题,将责成严肃查处、严厉问责。(据6月8日中新网)
有些错误因为认知问题可以犯,甚至可以是失误,社会也可以原谅。但有些错误不仅是常识问题,也是一种最基本的道德问题。也就是说明明知道自己是在犯错,甚至是在犯罪,却还是“雷厉风行”的推行,这就不能原谅甚至不可饶恕了。如这次的收割小麦防污染事件。按照我们的传统理念,夏收的另一种叫法就是“抢收抢种”。因为这段时间对于农民来说可算是“寸光寸阴”,夏天的气候阴晴多变,稍有疏忽就可能影响到一季的收成,影响到农民一年的生活质量。因此,在农民抢收抢种的日子里,农村里的一切事物都要统统为强收抢种让路,为了能尽快的颗粒归仓,老百姓更是不惜一切。记得曾经有一段时间为了有利于农民抢收,一些地方政府甚至专门发文允许农民在公路上打场晒粮。
农民一方面把抢收抢种提高到至高无上的地位。而另一方面也把故意给老百姓抢收抢种制造麻烦的人,诅咒其“不是吃粮食长大的”。意思很明确,就是这样的人“不算人,是畜生”。也就是说,只要是“吃粮食长大的”都不会干出危害农民强收抢种的行为。这是农民珍惜粮食的一种态度,也是对故意浪费和不珍惜庄稼人血汗的一种憎恨。理解了这一点就不难看出上蔡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阻止农户机收小麦的行为,多么的遭人恨了。一个女子种了70亩小麦,如果用收割机收割,加快一点也就三五天,不仅能完成收割也就能脱粒归仓了。但是当地的城管部门,还是所谓的执法人员,竟然强令这位女子不准用收割机,而只能用最原始的小镰刀手工收割。还美其名曰防止污染。在这样的时候用这样的方法“执法”。如果说是在故意挖坑折腾老百姓可能还“文雅”一点,说这些人“不是吃粮食长大的”恐怕一点也不过分。
用收割机收割小麦可能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但是这种污染对于亟待收割的小麦来说,其重要程度几乎可以粗略不计的。就像人们所说的“病从口入”,难道我们因为害怕“病从口入”就不吃饭喝水?如果仅靠这一个女村民“小镰刀”收割,不仅劳动量巨大,一个人无法胜任,其收割速度上更让人揪心。正像一位网友所说,一旦天气转变,70亩成熟的小麦就有可能全部浸水,甚至一季的血汗全部付之东流。是这些“执法者”不明这个道理,真正是“不是吃粮食长大的”吗?当然不可能!而是另一种哗众取宠,摆花架子,自欺欺人的变态心里,已经是这些人失去认知、失去道德、乃至于失去人性了。在他们的心里,农民的血汗再多,也没有头上的花帽,甚至上级领导的一句首肯重要。老百姓为了抢收抢种不惜一切,而他们为了乌沙官位更不惜一切了。
再一次强调,有些错误可以犯,可以原谅,甚至可以下不为例。但是这个错误不仅不能原谅,不能下不为例,更必须严肃处理,乃至一步到位了。因为这不是什么一般性的错误问题,而是在“故意犯罪”,有这种思维的人不仅不配为政府公务人员,不配为执法人员,甚至不配为一个正常的人。这次事件,也给当地政府形象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一位网友说,一个女子辛辛苦苦种植了70亩小麦。在这收割的季节里,作为政府部门本应该尽最大努力帮助农民抢收抢种,现在不仅袖手旁观,更绞尽脑汁坑农损农,这还有一点为人民服务的良知和人性吗?这样的人再留在政府部门内,不仅是对人民群众的不负责。甚至同样是“不作为、乱作为”。
小麦必须手割防污染?官方:自欺欺人 将严肃查处_工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