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钱没了银行赔”应成为惯例

(2017-09-26 18:06:07)

“钱没了银行赔”应成为惯例

老夔

卡不离身,信用卡却在千里之外被刷39万元。储户魏先生就遭遇了这样的怪事,他发现后立即报警,但案件至今未破。为此,魏先生将银行告上法庭,索赔39万多元损失。近日,思明区人民法院针对这起盗刷案作出一审判决,认定银行要担责,赔偿原告存款损失39万多元,并支付利息。(据926日海峡导报)

 

这条新闻才发生。但相同的故事早已让人们的耳朵起茧子了。只不过这次发生的事情似乎有点“逆袭”了。以往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人还在家睡觉,但在另一个城市里却有人“替他”大把刷卡,甚至对其信用卡进行大量透支。等到一觉醒来,卡中的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已经不翼而飞。找银行,银行不认账。找公安,破案更是遥遥无期。最终受害人只能不得不自认倒霉。但是这次魏先生财产“不翼而飞”后,竟然又“失而复得”了。想必银行这次肠子都能愧青。招谁惹谁了?魏先生钱丢了,银行也不会有人监守自盗。甚至业务人们足没出户,怎么他卡里的钱没有了,银行却跟在后面掏钱赔偿。日后如果都是这样,银行还不得卖“老坟地”?

 

世界上什么地方最安全?老百姓常说,银行里最安全。因为不管是过去的钱庄,还是今年天的银行,都是管理钱的地方,也就是人们除了生命以外,最宝贵的物质了。正因如此,人们有钱首先想到存在银行里。不仅绝对安全,更还能得到一定的利息。但是现在人在家中坐,卡在怀里装。里面的现金竟然就被人神不知鬼不觉的转走了。这是多么的荒唐而又不可思议?按理说,银行做的就是存储的业务,储户存储也就等于和银行的达成了一种协议,钱在银行丢失了,理应由银行赔偿。但是现在往往一发生意外,就陷入了银行没完没了的扯皮当中。而扯到最后,又往往是银行全身而退,储户既损失了钱财,又惹了一肚子的怨气。

 

有些事情很简单,甚至就是一种常识。本来更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一种事情,但被一些专业人士一忽悠,老百姓不仅一头雾水,更甚至找不到北了。就如同这种存款丢失的事情。顾客的钱存到银行里,银行可以利用储户的钱投资放贷,随意谋利。唯一要承担的责任就是安全。可现在这一点点最起码的责任也不承担了。完全是一副“吃霸王餐”的架势。这样的态度不仅让广大储户们寒心,也给全社会带来了恐慌。因为人们不得不担心,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血汗钱有一天会不会也打水漂?有钱放在银行都不安全,让老百姓还能相信谁?

 

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要具有社会公信力,即必须诚信为本。银行业在为储户办理存储业务时,讲得头头是道,许诺的天花乱坠。而一旦发生了意外,有推诿扯皮,这明显是在和储户耍流氓。因为不但责任所以没有压力,因为没有压力,才造成储户丢钱的事情接二连三。而现在终于要掏腰包给储户赔偿了。用不着社会的督促和鼓动,银行自然会积极的想办法,采取措施,堵塞漏洞。因为如果就这样一直丢下去,银行一直赔下去。社会能承受,银行也承受不起。正因此,像这种“钱没了银行赔”应成为惯例。民间有俗话:火不烧到谁皮,谁不知道疼。对银行来说,这39万不算多,但足以感到“疼”了。

卡不离身39万没了 储户状告银行获全额赔款_新闻中心_厦门网  http://news.xmnn.cn/xmnn/2017/09/26/100254540.shtml

 “钱没了银行赔”应成为惯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