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叹榆林老师“经济头脑”

感叹榆林老师“经济头脑”
朱少华
近日,华栋中学一学生私信华商报榆林记者站官方微博称,华栋中学德育处老师指使他用微型偷拍摄像机到男厕所偷拍吸烟的同学,以此来进行处罚,被偷拍到的同学要交500元罚款,还会被班主任批评甚至打骂,德育处的老师还要求被拍的吸烟学生到厕所偷拍其他抽烟的学生,抓到5个人才能交差。该学生还说,该校曾经发生过偷拍的人被发现、学生之间争吵甚至斗殴的事件。(据3月29日华商报)
在这里你不得不佩服榆林这所学校老师们的“经济头脑”。过去人们常说,要达到一种目的,“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学校是教书育人的,不可能“创收”,更产生不了“经济效益”。但是,经过校长和老师们的“脑洞大开”,仅仅只投入了几台微型摄像设备,现在不仅“创收”了,产生出“经济效益”了,更是“生意兴隆,财源茂盛”。如此的“经济头脑”,相关单位不对其提拔重用,甚至不予以重赏,那真是太委屈他们了。
这所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们深谙学生和家长们的特点。别看学校不是企业单位,不生产产品不产生经济效益,学生们更不会赚钱。可是他们的家长、父母会呀。“孩子哭了抱给娘”,孩子一“哭”,父母和家长必然会掏腰包。家长有,孩子就有,孩子有,学校也就有了。现在只需要在孩子“哭”上做文章,还怕那些家长们不乖乖的掏腰包?
于是,折磨孩子,让孩子“哭”,就成了这些领导和老师们的拿手好戏。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学校制定了“一次抽烟罚500,二次抽烟罚2000的土政策,不仅是为了罚款而罚款,更是冲着家长而去的。因为别说中小学生,就是大中专的成人们,也承担不起这样的巨额罚款。而且为了抓获更多的违规学生,“创收”更多的“经济效益”。学校不仅给一些人投资配备了摄像器材。一些老师班主任更是身先士卒,同时,更发动了一些学校职工,甚至学生也加入到“无间道”的行列。一时间,厕所成了最危险的地方,香烟对孩子形同炸弹,学校里更是人人自危。
按照老师的话说,现在学生吸烟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而控制学生吸烟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如果说实行这样的办法就是为了控制学生们的吸烟恶习也未尝不可。但是实际上就是打着禁止学生吸烟的旗号乘机敛财。这项“政策”已经实行了两年多,学校到底处罚了多少人?罚款了多少钱?这些钱有都到哪里去了?师生们谁也不知道,更是不让说。“良好”的“经济效益”咋还成了学校的秘密?这恐怕是只可心意而不可言传的了。
教师有一种阳光下最美好的职业,变成了现在手拿微型摄像机,行动诡秘,为了500元罚款,不惜对自己学生下手的偷拍者,这不免让人心寒,更让人心里一阵酸楚。老师,过去称先生。天地君亲师,那是要上家庭里的中堂的。现在竟然成了这种德性。不说你们怎么对得起孔老夫子,对得起师道尊严。就是每天到校上课,又怎么有脸面对三尺讲台?面对那些渴望知识,对你充满信任和尊敬的学生面孔?
http://news.sohu.com/20170329/n485310483.shtml
>
扫一扫 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