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级别”也是生产力?

(2016-11-05 13:20:48)

级别也是生产力?

老夔

“正处级动物园”“正县级度假区”……东北遍地开花的“事业单位”折射出体制机制改革之滞后。在东北采访遇到这样一件事,某副省级城市的一个风景区是“正处级”,省领导去调研,汇报说“日子过得很好”。这位领导反问:“政府投入一亿多元,一年门票收入才四五百万元,连折旧费都折腾不出来,不知道高兴什么?”(据114日人民日报)

 

一个动物园、一家度假区、甚至一个风景区,都与党政部门一样行政级别,这种事情看起来有点“奇葩”,但在动不动就把行政级别摆在台上的基层单位来说,这不仅很正常,更不值得大惊小怪。如果没有行政级别,你把一个处级干部调往一个风景区,或是地方管辖的动物园,那还不“吵翻天”?而当把这些地方定下行政级别,再把一个干部调过去,虽然这个单位人不多,地方不大。只要行政级别比这个干部原来任职的单位级别高,那也算“提拔了”。

 

一般人认为一个地方行政级别流行,哪怕是一个只有几个人的小单位,也是科局级,甚至县处级。完全是一种官本位的思想在作祟。其实,这仅仅是一方面。而更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这个行政级别里的蕴含极为丰富。这里面不仅有实实在在的个人利益,更能化成一个单位至关重要的“生产力”。比如个人的,不管单位大小,效益好坏,只要达到了这个级别,单位领导就能配置同一级别的小车,就能享受这个级别的一切福利待遇。出差就能乘坐分级不同的飞机仓位,就能住不同星级的宾馆,吃喝招待也能享受不一样的标准。甚至政府机关开会主席台上都有一把座位。

 

而单位能够享受级别好处的就更多了。上级部门不管制定什么扶持政策,都有一个级别问题。达到什么级别,就能得到什么优惠政策。要向上级争取什么项目,需要多少资金,这些往往都要凭级别说话。达到一定的级别,单位领导才能和上级相关部门说上话。而达不到一定的级别,甚至上级部门都没有人愿意搭理你。同时,不一样的级别,单位职工待遇也不一样。就像上述所说的,“政府投入一亿多元,一年门票收入才四五百万元,连折旧费都折腾不出来,不知道高兴什么?”高兴什么?就是因为他们的级别,没有一定的级别,哪里会有政府投入的一亿多元投入?而有这个级别,就是一年收入才四五百万元。谁又能把他们怎么样?

 

说到底,行政级别已经不单单是一个单位或一个单位领导的级别了。这里面不仅有一定的文化渊源,更有政府相关制度政策长期沉淀下来的种种弊端。“级别流行”更不仅是在东北,几乎全国各地或多或少,都有这样一种“级别情结”。因为“级别”也是生产力,拥有它,不管单位或个人,都有了许多发展的捷径,能创造很多便利,更甚至是直接的财富。而要改变这种现象,就需要从上而下多层面的反思。

http://news.sohu.com/20161104/n472259408.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