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官家违法 不准民间缺德?
(2015-12-14 09:01:19)只能官家违法 不准民间缺德?
朱少华
在公众以为“厅官城管握手言和皆大欢喜”之后的第四天,退休厅官毕国昌自曝“被三亚城管欺负得只剩裤衩”一事再现波澜。12日,一则文章及多段监控视频在网上传开,证实毕国昌当天在自行车与衣物被城管扣走后,并非如其自述“虚弱地走到市政府”,而是打车前往市政府,并在其间回过一趟家。毕国昌昨天承认自己存在说谎行为并向公众及媒体道歉,但他表示这些改变不了三亚市城管执法不当的本质,并称网曝监控视频“是用公权力欺负个人”。三亚市有关方面称已注意到此事,但对监控视频来源暂不清楚。(据12月13日京华时报)
这条新闻实际上也算是一件公共事件了。几天前,厅官“被三亚城管欺负得只剩裤衩”一见诸网络就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不管网友还是社会上的普通群众对三亚城管几乎是同仇敌忾,而三亚官方似乎也觉得理亏,又是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又是派官员找到毕国昌的家里登门道歉,即便毕国昌最后和城管握手言和了,原谅了,但三亚官方仿佛还是落了个灰头灰脸。但是没过几天,现在视频出来了,原来毕国昌的“裤衩事件”不仅有很多水分,更是大部分都是自己自导自演的。如此大逆袭,这回似乎该毕国昌不知所措了,一个造假、说谎又把毕国昌推到了万劫不复之地。
住在我们的传统里就有一种“打铁还需自身硬”的说法。要指责别人有问题,自己就必须“行的直坐的正”。但是这位“毕姥爷”却使用了一种不光彩的手法。三亚城管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甚至还有一点违法的作风,但毕国昌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竟然使用造假的办法,故意扩大事态,制造新闻,让一件本来事态并不严重,也容易解决的问题,变成了一件万众瞩目的新闻事件。这种维权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这种方法虽然谈不上违法犯罪,可也实在“太缺德了”。
按照我们社会的通常说法,不管问题大小,都应该实事求是,走正常的维权途径。而毕国昌采用的这种方法却实在“摆不到桌面上”。从这点来看,三亚城管或多或少都有点被冤枉了。而在此事件中被处理的官员被抹黑了的部门形象就更说不清了。也正因此,事件“真相”爆出后,“毕国昌”也真成了“醉酒满嘴跑火车”的“毕姥爷”了,叫人是可忍孰不可忍。再与其厅官的身份联系上,毕国昌不仅再无人同情,更让人感到此人是一个弄虚作假,恶意炒作事件,内心阴暗的“小人”形象了。
但是,话又说回来,如果毕国昌衣服和自行车被城管收取之后,用一种实事求是态度,走正规的维权途径,是不是就能引得关注,解决问题呢?只能说在我们现在的生态中,也许可能解决,但解决的绝不会这样的雷厉风行。这一点我们应该承认,作为一个资深新闻记者更清楚。正因如此,他才采用了这种“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办法,虽然真相出来后让人感到有点“过火”,但实际上“三亚城管执法不当”的本质并没有改变,毕国昌被侵害的事实并没有变,他们的错误做法仍然存在。相形之下,三亚城管是“法”的问题,而毕国昌只是“德”的问题。
只能官家违法,不准民间缺德?这样要求毕国昌合理,但不一定合情。因为毕国昌明白,要让问题得到重视,快速解决,只有把问题闹大,引起轰动。这和一些农民工为讨薪而跳桥、跳楼同出一撤。不是农民工们喜欢这样做,而实在是这样做是一个“捷径”。因此,我们在谴责毕国昌的“缺德”时,不妨也认真的分析一下,毕国昌为什么要这样做?作为一个有厅官身份的人竟然也认可并践行农民工的做法,可见我们的某些监管部门麻木的工作态度,拖拉推诿的工作作风,是多么的严重。如果这种作风不改变,只能官家违法,不准民间缺德,不仅很难做到,起码也是一种不公。
http://news.sohu.com/20151213/n43107303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