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用面子赢面子”更是在“沽名钓誉”

(2014-11-10 06:52:34)

“用面子赢面子”更是在“沽名钓誉”

朱少华

昨日,凤翔县田家庄镇河北村部分村民反映,在本村没有任何村办企业,也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的情况下,村委会举债70余万,修建一座进村仿古牌楼和铜牛雕塑。该村党支部书记接受采访时称,河北村要打造新农村建设样板工程,而这些面子工程是必不可缺的,否则很难要到上级部门的拨款和援助单位的支持。(据11月9日华商报)

 

在现实社会中常常有这样一些人,正如民间所说的“前门请客,后门举债”。而且哪怕家徒四壁,“面子上”总还是拉出一副光鲜的样子。问其故,就是希望“用面子赢面子”。只有把自己装扮的体体面面,甚至出手阔绰,才能赢得社会的尊重,设置才能博得更大的利益。

 

毫无疑问,用这种“用面子赢面子”做法,其中包含着很大的欺骗性。愿意为这种只有一些不道德的个人才能做得出的事情,现在竟然成了一些乡村的“集体行为”了。为了装体面,竟然不惜一次举债近百万元,建牌坊,修雕塑,虽然后面房子漏雨,但村子前面牌楼上的烫金大字却耀眼夺目。

 

动用巨资不顾民生装点门面,大搞形象工程,这样的行为不仅劳民伤财,更是国家的政策和制度所严禁的。但是这里的基层官员谈起这种现象却还满腹委屈,甚至理直气壮:如果面子工程做不到位,就无法从上级部门要来钱和项目。很显然,这个村用“前门请客,后门举债”方法,其目的也就是“用面子赢面子”。

 

与私人间的“用面子赢面子”不同的是,前者是故意的欺骗。而后者却是明知被欺骗,却还乐呵呵支持着。这家行政村没有村办企业,甚至没有任何经济来源,村里的情况一切都在那明摆着,村里举债70万元建牌坊、修雕塑,对外更毫不掩饰。一切都明摆着是“唬人”的。就是这样却还能把一些上级机关“唬住”,在我们痛斥这样的村庄乱搞“花架子”劳民伤财时,对那些“被唬住”的“受害者”怎是一个痛心了得?

 

乡村“用面子赢面子”是一种歪风,而一些上级机关这种“愿打愿挨”的工作作风更是一种“沽名钓誉”。这些将被支持的村庄事先就把“面子工程”做的这么好这么足,而一旦再取得上级的资金和项目支持,必然会如虎添翼,把面子做得更足更到位。更能很快的显示出上级部门的“英明”和“政绩”。“用面子”不仅能够“赢来面子”,更能赢来政绩甚至是“乌纱帽”,这恐怕才是这种现象形成的根源。

 

http://news.sohu.com/20141109/n405897215.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