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地无银三百两”到“地已种上黄豆”
(2014-07-27 05:20:26)
标签:
房产 |
从“此地无银三百两”到“地已种上黄豆”
朱少华
近日,江苏泗洪市民向媒体反映称,今年上半年泗洪县内修好的多条柏油马路,即将正式通车,却在夜间被大卡车拉土覆盖,种上了黄豆,让他们十分不解。 7月19日,记者在泗洪县古徐大道、少昊路和121省道新道等道路上,均看到柏油路被覆盖于黄土之下,地上已长出20厘米高的黄豆苗。 对此,泗洪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表示,对于老百姓所反映的盖路种豆问题,相关部门正在调查研究,目前不便回应。(据7月26日新京报)
在新铺成的柏油马路上盖上黄土,再种上黄豆,不管是创意还是行为都不是一般人能干出来的。但这样的意图不管怎样的解释恐怕都难以见光的,因此,尽管记者调查有图有真相,老百姓还进行了现场挖掘验证,但当地官方却都不愿意承认。相关部门还向记者表示:目前不便回应。想想也是,就这一摊子破事,怎么说都是一件无法自圆其说的事情。
不过,那铺好马路又种上庄稼的地里立起的一块牌子似乎正在向人们举报,土地就是为了种庄稼的,地里新长出的黄豆苗更已经说明的清清楚楚,为何还需要在地里立上一块“地已种上黄豆”的牌子?这块牌子又是什么意思?古时候有人把自己的银子埋在地下,害怕被人发现,就在此立下一块“此地无银三百两”的牌子,后果可想而知。而这里的“地已种上黄豆”无疑得到了那位古人的“真传”。
古人因为心中“有鬼”,为了掩盖真相才创造了一块“流谎百世”的牌子,岂不知弄巧成拙,等于向人们发出了“通告”。而这块“地已种上黄豆”更可以称为“千古留慌”了。因为现在这块牌子要隐藏的秘密可比三百两银子贵重得多。刚刚修成的马路用这种方法“复原”成土地,不仅造成了重大浪费,更不可能再长出任何庄稼,而这种行为不仅可耻可卑,更已经违犯党纪国法。
据记者调查,当地之所以这样采取瞒天过海的办法,就是怕违规违法乱征土地的行为被上级发现了,但这里面隐藏的问题恐怕还不止这些,国家对土地控制力来比较严密,一旦违背,就会受到严厉的惩处。当地官方到底依靠什么样的强大动力,才敢违规征用这么大面积的土地?而那些开发商有靠什么手段得到官方这么巨大的支持呢?就请有关部门好好审一审这块“地已种上黄豆”的牌子吧,没准这里面的故事要比“此地无银三百两”精彩得多。
http://news.sohu.com/20140726/n402745797.shtml?adsi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