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垫奶奶”被赶 无处安身的还有道德和良知
(2013-11-15 06:40:49)“鞋垫奶奶”被赶
朱少华
在河北师大老校区做了20多年缝缝补补的活计,师大搬到新校区后又来到新校区摆摊卖鞋垫。11月6日,经过媒体的报道 “鞋垫奶奶”成了师大的名人,关于她的文章在师大学子们的QQ空间内被转发了800多次,许多学生留言称要去照顾奶奶的生意。然而昨天师大学生向本报求助称,“鞋垫奶奶”疑遭学校驱赶。(据11月14日燕赵都市报)http://epaper.yzdsb.com.cn/201311/14/478260.html
据悉,这位“鞋垫奶奶”已经75岁,有过两任丈夫,虽然现在儿女们都长大成人,但关系渐渐疏远,她虽然很想家,却不愿回去。而且她在保定清苑老家的房子已经塌了,回去了也没地方住。老奶奶多年在大学校园以卖鞋垫为生,虽然清苦,但生活还算平静。在多年的摆摊生活中,“鞋垫奶奶”不仅和师大师生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更饱受学生们的爱戴和照顾。但是现在师大校园“为了维护学校安全、整洁的环境,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已经不止一次的驱赶她了,尽管同学们纷纷表示,希望师大校园能够网开一面,给这位“鞋垫奶奶”留一个安身之所。但是看看师大校园的态度,已经没有什么回旋的余地。
大学校园是“象牙塔”,应该整洁、安静和美丽。把一些在校园内摆摊设点经商的小商小贩们清理出去,不仅很有必要,也是完全应该的。但是“象牙塔”也不该是冷冰冰的,不仅应该具备一定的人性,更应该有丰富的人情味。就拿这位“鞋垫奶奶”来说,她的生意并不大,不会污染环境,更不存在噪音。对校园安全和卫生的影响更是微乎其微。特别是这位老奶奶经营的就是一种鞋垫,既方便了师生,更让自己有了谋生手段。如此对学校的管理毫无影响,又能方便师生,造福自己的营生,我们为何非要驱赶甚至是“封杀”呢?
按照学校的意思,驱赶“鞋垫奶奶”目的是想把经营活动集中到店面内。对待年轻的商贩们用这样的方法逼使一些商贩早早结束“走鬼”的生活,找一间正规的店面安安泰泰的做生意当然会更好。可是不要忘了“鞋垫奶奶”已经是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已经早过了可以折腾的年龄。再说,按照“鞋垫奶奶”的生意,如果是进店做生意,她的全部收入都不够缴纳房租费,如此一来,她的生活还能依靠什么?让一个古稀之年的老人租店卖鞋垫,这更像一个冷冰冰的笑话。
正像学子们所说,让这位“鞋垫奶奶”留在校园里,老人能够服务学生,学生们更能维持老人的生活,这不只是为了老人,也是为了大家。因为这位老人诺大年纪还在为生活劳作和奔波,这就是一本活教材,她能教会学生们勤俭和善良,吃苦和耐劳。而这些都是课本上没有的,更是学生们最缺乏的。给“鞋垫奶奶”一个安身之所,是大学的良知,也是我们社会最基本的道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