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晚  就是年三十狩猎到的那只兔子

(2013-02-11 08:01:44)

春晚  就是年三十狩猎到的那只兔子

朱少华

2013年央视蛇年春晚刚刚于039分结束。本次春晚的总导演哈文在谈到春晚的“意义”时说:“春晚就是陪伴!我们希望这台晚会能让大家高兴,希望能把它作为除夕夜的一个电视伴侣。你看或不看,春晚就在那里!”(据210日中新网)

http://news.qq.com/a/20130210/000229.htm

 

虽然年年春晚各不同,但就春晚本身的“意义”来说,像哈问导演这样敢于直面事实,把春晚从“神坛”上拉下来,并结结实实地放在地下的,还是第一次。过去我们经常听到的就是“年夜饭”,似乎春晚就像鸡鸭鱼肉等年货一样,缺了它老百姓日子就没法过了。这话怎么听这么别扭,中国老百姓少说也过了几千个春节了。过去没有电视、没有春晚是怎么过来的?这几年电视节目多了,春晚节目更每况愈下,许多人过年不看春晚,或上网聊天,或玩游戏,或吃罢年夜饭后干脆选几部好莱坞大片看,除夕夜也过得有滋有味,也没见春晚影响到谁了。春晚说到底就是一台晚会。正像哈文所说“你看或不看,春晚就在那里!”,看谁能说“年夜饭”能用什么替代?

 

过去在乡下,说到某件事情无关紧要时,老百姓常比喻“就像年三十狩猎到一只兔子——有它没它一样过年”。而试想真真实实的春晚不也正是这样吗?大年三十合家团圆,汇聚一起拉家常,增亲情,辞旧迎新。这才是最最重要的。许多留守父母,盼儿女望穿双眼,好不容易等到儿女回来,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热气腾腾,热热闹闹,吃吃喝喝,畅叙人伦,这是多么快乐的时刻。更有许多留守儿童,一年甚至几年都难得见父母一面,爸爸妈妈来家了,本来应该是最熟悉的面孔现在变得很陌生,那句最亲近的称呼此时却不知道怎样吐口了。这个时刻是最残酷而又是最幸福的时刻,这个时候年夜饭已不仅仅是年夜饭,而是一种温暖,一种亲情和人伦的凝聚。

 

如果在这个时候,你还能说春晚是年夜饭吗?春晚是年夜饭,但这顿年夜饭不属于这些最普通的,也是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老百姓。对于他们,春晚也许只是春运火车上的一种噪音,只是在打发无聊时间时的一种消遣,只是在除夕之夜亲人流泪诉说衷肠时的一种陪伴。而这个时候春晚对于他们来说的的确确就是年三十狩猎到的一只兔子,只能算是年夜饭中一道可有可无下酒菜。

 

但是,千万不要低估了这个“意义”的神圣作用。正是因为我们赋予了春晚太多的神圣,让央视春晚成了姜子牙手中的“封神榜”。演再多的影视剧不一定是明星,但在春晚节目中露一小脸就是当红明星,身价就会暴涨。更是因为春晚中一句漫不经心的台词就能成为经典,多少年来春晚中的台词几乎比政府文件审查还要严。也正是因为了这种神圣,许多明星大腕几乎都害了一种恐惧症,连小品王赵本山终于受不了春晚的“压力山大”,先被击垮了身体,最终不得不和春晚诀别。太多的神圣就会留给观众太高的期盼,太高的期盼又会留给人们太多的失望,这种神圣不仅压垮了演员,压跑了观众,最终也会压垮了央视。

 

而现在春晚要想恢复生机,重新呈现出光彩迷人的风范,就必须把春晚拉下神坛,还原出原本晚会的真实面目,春晚就是陪伴,没有什么神圣,更没有什么巨大的“意义”。它或许就是大年三十狩猎到的那只兔子,能够把这只新鲜的兔子做出来端上餐桌,不一定人人都喜欢,但绝对有人喜欢。这道菜能够让所有人高兴一下,热闹一番,并举杯共饮,这就够了,也完全够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