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不以学历定薪”放出一个务实的信号
(2013-01-07 07:31:04)
标签:
杂谈 |
朱少华
是不是有了研究生的“身份”就能成为就业市场上的“香饽饽”?有了高学历就能拿到高薪酬?目前在珠海市人才市场上研究生就业率不如本科生,高起点的研究生面临着低薪酬的现实。目前,珠海人才市场就业情况呈现“倒三角”态势,技校生、大专生就业率最高,而研究生就业率垫底。(据 1月6日珠海特区报)
这似乎有点出人意料。在我们社会上的传统观念中,“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孩子读书学历越高不仅收入会越高,因为“奇货可居”。就业工作也该是“骏马任骑”的。这也是绝大多数家庭教育孩子要好好读书,上大学,乃至考研读博的重要理由。而现在摆在人们面前的现实情况可要让人大跌眼镜了。人才就业市场竟然出现了“倒三角”的势态,也就是学历越高,就业越难,薪水越低。相反,学历越低,薪水越高更越好就业。这到底是怎么了?难道又会出现造原子弹的不如买茶叶蛋的吗?
要解开企业招聘员工呈现出来的这个谜团,不仅要从企业的切身利益来看,更应该客观的分析一下现在高学历人才实际情况。现在企事业单位招聘员工往往都会把学历放在首位。但这种放在首位并不是说招聘单位确实需要他们的知识和才学,而是把他们的学历当成招聘员工的基本素质了。有了这种素质不仅能够胜任现代化生产设备和管理的需要,更有利于人才的再培养。但是企业在关注于就业人才学历的同时,更注重于这些人才的勤奋工作和吃苦耐劳精神,而这一点在现在的高学历人才中恰恰出现了“倒三角形”。
具体的来说,也就是学历越高,实际的劳动能力和吃苦耐劳精神就越差。原因很简单,现在家庭培养孩子基本上都是这样一个模式,那就是成绩就是一切,孩子只要成绩好就可以不需要做一切。反之,成绩不好不仅要做家务,打工,所有的谋生手段都要学会。这也就行成了成绩越好,学历越高,越缺少实际劳动和工作的机会,而越是成绩不好,学历越低,约会从事一些基本的劳动。这种劳动及吃苦耐劳精神也恰恰是现在企事业单位最需要的。就本身而言,企事业单位招聘员工更需要一种既有高学历又勤奋工作,富有吃苦耐劳精神的人,但这种愿望却成了非常不显示的问题。
应该承认,企事业单位在招聘员工中“不以学历定薪”是一种非常务实的态度。在目前的社会上,高学历人才已经完全可以满足其事业单位的需要,而传统上的那种勤勤恳恳、脚踏实地、艰苦朴素却成了知识分子中的最“稀缺物质”。这不仅需要我们的社会转变理念,不能把学历当成就业的唯一敲门砖。更需要我们的教育部门反思。不能把孩子们培养成有知识有文化高学历就算“人才”了,这样的“人才”只能与现实社会脱节。我们社会需要的人才,知识和文化是必不可少的。但在具备知识和文化及高学历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勤奋工作、脚踏实地、任劳任怨的务实品格进行培养,使学生能文还要能武,这不仅是每个家庭的需要,更是我们国家和社会的需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