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社保金过高导致“养懒”是个伪问题

(2012-11-13 05:36:12)
标签:

杂谈

社保金过高导致“养懒”是个伪问题

朱少华

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社会公平的表述,引发会内外的关注与讨论。中央党校教授谢春涛认为,平均主义不是公平,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中国肯定不能学欧洲那样建立一个保障水平过高的社保体系,不仅是我们财力不允许,而且也可能会导致“养懒”社会。(据11月12日中国青年报)

 

在社会上可以看到这样一种情景,有些人只要生活有一点基本保障,就索性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甚至“吃饱了等饿”了。因此上就有专家学者认为,我们社会的保障体系不能太高,太高了容易养出懒汉。要想不至于养出懒汉还能调动出这些人的积极性,就有必要降低社会保障,哪怕是不能保证温饱,这样一些人才会主动的勤快起来,想着打工、奋斗甚至创业。这样不仅能缓解国家社保资金的压力,也给我们的老龄化社会带来了“活力”,真可谓一举两得。

 

专家教授的这种“养懒论”也算是“忧国忧民、煞费苦心”。但是这种担心不仅是多余的,更是不切实际。我们国家社保体系起步晚,社保标准更是低的出奇。即便是社保体系比较完善标准也比较高的城市来说,一些人的养老金和社保金也刚刚才能维持住温饱。而在广大的农村来说,社保金只够受益人交水电费,更有的甚至每年只能领到几十元。用老百姓的话说,喝凉水都不够。就是这样,我国的社保金还存在着很大的缺口,按照这个实际情况,我们的社保金能够完善,能够让所有的收益人都能达到温饱的水平已经不易。也根本达不到所谓的“保障水平过高”,更没有资格谈什么“养懒”了。

 

更何况社保金高“养懒”这本身就是个“伪问题”。因为我们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社保金保证体系,不是怕把社会“养懒”,而就是为了把社会“养懒”的。能够享受社保金,依靠社保金生活的,基本上都是社会上一些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从社会的道德和政府的伦理来说,这样一个群体本身就不是劳动力群体,是应该完全依赖社会保障的。而现在一些城市流浪人口聚集,老弱病残沿街乞讨,给城市的创建工作带来巨大压力,这些问题的根源就在于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如果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能够完全覆盖,社保金能足以保证他们丰衣足食,这样的现象还会存在吗?

 

现在要担心的不是“养懒”社会的问题,而是充斥着社会并随处可见的“过劳”问题。因为社保金不足以维持生活,一些人虽然年过花甲甚至古稀,也不得不寻找工作挣点收入补贴家用。有的是在没有办法只好捡拾垃圾,甚至四处乞讨。在大部分农村,原以为有了社保金可以养老不靠儿女了,而实际上如今的养老不仅基本上还要靠儿女,农民实际能拿到手的社保金基本上仅仅是个象征性的。因为生活压力大,社保金无保障,发生的上访甚至自杀现象几乎连年递增。由此可见,我们社会现在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过劳”现象。而这种现象更必将越来越严重,越来越紧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