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护士没病 社会却“病”的不轻

(2012-11-02 07:09:33)
标签:

杂谈

护士没病 社会却“病”的不轻

 

老癸

看到一位受伤的老人倒在血泊中,昏迷不醒,呼吸沉重,在附近没有监控的情况下是救还是不救?1030日晚上9点左右,这样一道选择题摆在镇江市电力路上很多路人面前,最终,众多围观者的答案是选择望而远之,只有一位25岁的女孩选择救人。现代快报记者昨天了解到,救人的女孩是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一位护士,叫刘灵娣。目前,受伤老人获救并脱离了生命危险。 (据111日现代快报)

 

这样的故事实际上已经成了我们社会上的一道奇怪的风景了。本来老人出门在外难免会跌跤摔倒,碰到的人随手拉一把扶一下,既能帮助老人转危为安,也是做人的一种美德甚至是最基本的道德。但是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事情,现在不仅复杂化了,内里更充满着巨大的风险。老人倒地不能扶,扶了就可能被讹。尽管这样的事情全社会就出现过那么几例,而且其中究竟孰是孰非到现在还是谜团。但是这样的担心还是像瘟疫一样转染开来,于是,这也就形成了这样的怪状,老人大街上倒地,都围观都惊叫,但随也不会伸手,仿佛倒地老人就是一个“炸药包”。

 

但是这位女护士却不仅扶了,还找来了帮手和手推车将老人送到了医院。而更叫人后怕的是事后得知老人倒地那个位置刚好没有摄像头。也就是说如果那位老人想“讹”刘灵娣的话,刘灵娣就是满身是嘴也说不清楚,正因如此,在众人眼里她也就成了“另类”。而刘灵娣也认为自己:可能是职业病吧,我看到病人就想去抢救,也没想那么多。是刘灵娣真正“有病”吗?在如今社会公德滑坡,“扶老”让人人自危的大环境下,刘灵娣还不顾风险,甚至还“没想那么多”,这么的单纯、幼稚,也确实像是“有病”。

 

然而如果说刘灵娣“有病”,那么这种“病”不恰恰是我们社会该有,和人人都应该“患”的吗?尊老爱幼和扶老携幼正是我们社会的一种传统美德。也是一个公民应具备的优秀品格,可现在却因为一些“莫须有”的社会现象,就干脆任由一些倒地的老人惨叫呼救,竟然个个选择了袖手旁观不闻不问。甚至扶老要找摄像头,救人还要先照相为证,这难道是一个健康的社会应该表现出来的现象吗?

 

由此看来,非是刘灵娣患上了“职业病”,而是我们社会正传染上一种扶老的“恐惧症”,而这种“恐惧症”更多的都是多疑和臆想的成分。我们不排除社会上确实有以怨报德、不仁不义、倒打一耙的讹人现象,但这种现象是极其个别而非常渺小的。即使最具典型意义的“彭宇案”,几年之后的彭宇也亲口承认当初确实碰撞过老人,而不少累似的所谓“彭宇案”,内里的问题也十分复杂,根本不是一句“讹人”能够定论的。

 

刘灵娣因为“有病”才去救人,其他人因为“很正常”才选择了无动于衷袖手旁观。而谁才是真正的“病患者”?不言而喻,我们的社会,我们中的大多数而且自以为很聪明又很健康的人,并且“病”的不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