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精神”决定于“文件传递速度”
(2012-10-21 05:06:28)
标签:
杂谈 |
老癸
5月就开始实施的《陕西省老年人优待服务办法》中规定,65岁以上老人可免费进入旅游景点,而直到10月,部分景区才执行这一决定。针对为何政策执行如此缓慢,记者发现,一份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普发性文件,从下发到层层传递到基层,最少也需要70天左右才能传到。(据10月20日华商报)
按说现在信息发达,书信电报早已经被淘汰,别说是中央文件从中央到地方,就是一个单位给一个人发一个通知,只要有地址电话或信箱,即使在地球任何一个地方这边发那边收到外加“深入贯彻”也不会超过5分钟。奇怪的是在通讯信息设备及其现代化的政府部门,从北京发下一道中央文件到基层单位直至发挥作用直至实施竟然需要70天左右。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骑马或荡起帆船能够绕地球一圈。而如果是乘火箭或飞船,这个时间足以到达火星了。我们承认中央文件下发每经过一级都需要“学习贯彻”几天,但即便如此文件下发也不至于成了“蜗牛速度”。中央文件下发的途径如此慢慢悠悠症结到底出在哪呢?
一位专门在机关负责上传下达的朋友对笔者道出了原委。这位朋友说,如果说中央文件下发都是要经过一两个月那实在是小看我们政府工作效率了。中央文件下发慢,那要看什么“文件精神”。有的文件下发不仅快,更可以说是雷厉风行。更有的几乎是中央文件还没有出来,下面刚听到点风声一些地方政府就开始提前执行了。如最近几年的公务员加薪,绩效工资改革等。基本上都是当月文件下发,当月落实到位。但有些与公务员切身利益关系不大,特别是对群众有利,对公务员利益有伤害的文件,落实执行起来就全靠“良心”了。如政府政务公开、三公消费账务公开、加强社会监督、禁止乱收费、减免一些民生方面的收费等。这些文件不仅对公务员没有什么好处,真正执行起来更会伤害地方政府部门的利益,因而执行起来只好一拖再拖,甚至能拖就拖。
正因如此,现在很多地方群众的上访,而绝大部分群众上访都是要求“落实政策”或“严格按照政策执行的”。很多文件之所以成了“蜗牛速度”,一是与各级政府的利益有关。二就是在文件下发和贯彻落实上多是“良心活”。很多文件在下发落实执行上并没有什么刚性要求,接到文件可以马上执行,也可以压上一段时间。更有的甚至还可以“贪污”起来。而上级部门更没有一个给力的监督措施。几十一年有两次“检查验收”,也往往蜻蜓点水走马观花而已。
中央文件下发面临这样一个途径,不仅可以看出我们政府机关的工作效率低下,推诿扯皮成风,更显露出机关工作松弛懒惰的作风已经达到让人无法忍受的地步。这样一种工作效率不仅严重影响到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更是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资源。要杜绝这种“文件传递速度”取决于“文件精神”的怪现象,提高中央文件的效率和作用,必须用一种刚性的制度作保证。让中央文件不仅有“保质期”,更要有执行和落实的期限。对中央文件传达落实的途径设障碍、故意拖延、甚至私压和贪污的行为不仅要严惩,更应视为一种严重的腐败行为。中央文件下发的途径也如同人的神经,痛则不通,通则不痛。而在这方面,民生的疾苦也许就是晴雨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