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好人之死”凸显社会荒芜的“道德生态”

(2012-08-16 05:39:42)
标签:

杂谈

“好人之死”凸显社会荒芜的“道德生态”

老癸

鱼贩王培军之死,正在他生前熟悉的菜场内外成为一个道德话题。而何群认为,从丈夫的遗书所指来看,丈夫的死更多是对管理方的失望。“如果菜场出来积极调解,或者承担一部分责任,通过减免收费来减轻我们一些赔偿负担,丈夫也许不会这样。”(据8月15日南方都市报)

和以往的许多故事相比,一切似乎顺理成章,但一切又让人悲愤异常。对于这个老人的受伤,王培军充其量也只能负次要责任。但是出于道德和息事宁人的原因,王培军与卖小菜的女人商量,两人共拿了100元钱给袁某,王培军出了60元,卖小菜的女人出了40元。王培军原本想花钱消灾,但却没想到变成了“花钱引灾”。

而看到王培军这么“大方”,第二天袁老太太就直接找到了王培军,声称胸口很痛,要王培军赔偿7000元,经过派出所调解,王培军又支付了6500元。袁老太太还在打的收条上写着“一次性负担,以后不负任何责任”,派出所副所长也在上面签了字。

但是,万没想这一次还是没能够消灾。一个更大的犹如无底洞一样的陷阱摆在了王培军的眼前,直到把王培军的精神世界冲击的完全崩溃,用一瓶农药来解脱为止。

可以看到,从“擦伤”到送老太太就医,可以说王培军的所作所为是无可挑剔的。他不仅尽到了一个人的道德,更尽到了一个人的责任。但是这种道德和责任不仅没有让他摆脱困境,反而因为他的软弱好欺,把他一步步的拖下了陷阱。先是60,再是6500,再后来又是6000,甚至二十万了。

王培军和对方讲理、讲道德、讲责任。而对方却什么都不讲,伤情无凭无据,第二次拿钱签过的“一次性负担,以后不负任何责任”字据,转脸就不认账,而且后来更是得寸进尺,甚至贪得无厌。6500过后又是6000,最后干脆讹诈到20万了。一边是讲情讲理讲道德,一边却是蛮横无理野蛮霸道。

但奇怪的是承担调解和处理责任的当地派出所在这其中却听之任之,甚至当袁某一方自食其言后,派出所仍然姑息迁就,而身为鱼贩“娘家”的菜市场,任凭王培军如何央求,一不出面调解,二不同意减免管理费用。并说:“在菜场撞了人,该赔多少就赔多少”,“你做得了(鱼摊生意)就做,做不了就不做”。以至于让王培军完全绝望了。

比较有讽刺意味的是,当王培军服毒自杀身亡后,袁老太太一家即把责任推了个一干二净,菜市场的负责人死活不接受采访,当地派出所更是玩起了“躲猫猫”,连当初撞了袁老太太王培军主动为其承担责任的那个卖小菜的女人也从人间蒸发了。

而事实上袁老太太的真正医疗费就花了不到三千元,也就是说按照王培军的实际承受能力,即便是王培军负全部责任也完全可以绰绰有余的。王培军是这里公认的好人,但就是这位好人,在他遇到这种突发的问题和困难时,与这一事件相关的人 哪怕有一个人凭良心说话,凭良心做事,而鱼贩王培军也不可能被逼上绝路。但是偏偏这些人不仅没有对这个好人放上一马,反而当他的仁慈善良为软弱好欺,不仅得寸进尺,更是再一再二再三。

由此可见,并不是鱼贩王培军的心理太脆弱了,而是这里的道德环境和生态太荒芜,太堕落了。而试想一下,假如当时在王培军主动承担责任面前,袁老太太一方能够实事求是,如实的检查和治疗,即便是王培军“闯了大祸”,他又如何能为区区几千元钱而自寻短见?而如果承担调解处理责任的派出所能够认真调查,厘清责任,尊重事实,袁老太太一家又怎么能得寸进尺,甚至狮子大开口?如果菜市场能出面帮忙调解,甚至主动减免相应的费用,拉王培军一把,这个老实人又怎么会孤独无援面临绝望?

道德一旦堕落,人性和美德就会成为祭品。成为一些人大发不义之财的空子。现在王培军死了,每个人都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从目前的情况看,更无法追究他们的法律责任,但这里提出的一个沉甸甸的话题却值得每个人回味的,这种扭曲的人性是怎么炼成的?面对荒芜的道德生态,我们该怎么办?这样的环境不改变,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王培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