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家庭拖了116平方的后腿?
(2012-08-07 05:51:09)
标签:
杂谈 |
朱少华
昨天,北京大学召开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研讨会,发布由北大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完成的《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2》。调查显示,2011年全国家庭的平均总支出为3.8万元,比2010年增长了5710元。全国家庭的平均住房面积为116.4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为36.0平方米。北大校长助理李强表示,将持续开展调查并发布数据,为政策决策提供依据。(据8月6日北京日报)
北京大学这次调查出了很多数据,而从网上看最引起网友热议的莫过于这组住房数据了。全国家庭平均住房面积116.4平方米,人均住房36平方米。平心而论,我家在小区里算是住房比较宽敞的了,但是面积还不到一百平方,如果按照我家实际人口计算,人均住房面积更是相差很多。而在我们这个小区内,绝大多数家庭还不如我们家里。如果我把这个调查数据告诉小区的人们,相信很多人都会嗤之以鼻。愿意为我们这里也许特殊,可在看看新闻后的网友反应和跟帖,几乎是一边倒的大呼:我们拖了116平方的后腿了。
但并不是说没有家庭达到这个标准。同样是在我们这里一些官员及商人等一家拥有多处住房,有的官员到底用有多大的住房面积,恐怕连他们自己都说不清。最近几年来凡是倒台的官员几乎都拥有多处房产甚至几十处房产,现在如果拿一些一家三代挤一间茅屋的家庭和这些家庭“平均”有意义吗?用平均数掩盖真实的天壤差别,甚至调查者还扬言“为政策决策提供依据”,这不是“坑爹”吗?
再看看我们一些地方的统计数字,截至2011年末,山东省烟台市居民人均住房总建筑面积29.9平方米,而这其中有16.0%的市区居民家庭拥有2套住房,但同时拥有二居室及以上家庭占98.5%,而拥有四居室家庭占3.5%,这就说明绝大部分家庭住房面积都是在平均数一下,是极少数两套以上住房户拉高了平均数。再来看看西宁市今年初统计出来的数据,他们的人均住房面积是26平方,而74.3的家庭实际拥有住房都是两居室。不用说,两居室住户应是平均数的主力军,可即便是这样这两居室能达到人均26平方的面积吗?自然又是借助极少数大面积住户的力量。
不是老百姓不相信现在的人均数字,而实在是现在的人均数字中的水分太大,让绝大多数老百姓的实际生活水平“被提高”了。过去统计人均收入、家庭支出增长等惯用平均,每一次数据一出笼总引得社会舆论大哗,这就是因为这一平均就把许多问题掩盖了,把一些上级领导人的耳目遮挡了,甚至把许多腐败的问题也雪藏了。就时下这个“家庭平均住房面积116.4平方米”来说,表面上看我们国家老百姓住房都已经达到小康了。有这个数据证明,政府完全不必干涉房地产的价格了,国家对于房价的调控政策也可以宣布作废了。因为家庭住房面积这么大,人均住房面积这么宽容,人们完全不必再为了房价苦恼。而实际情况却是大量房产被囤积,大批房产成了一些人的期货,老百姓还是拥挤不堪,房价更把人压得抬不起头。
这个116平方米不仅是一剂迷幻剂,是一叶障目,更是一团巨大的泡沫。它不仅没有任何意义,更不值得沾沾自喜,而让我们注意的是有多少家庭扯了这116平方米的后腿,让他们“被平均”不仅是一种无耻,更是对老百姓民生的一种不负责任,甚至是失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