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朱少华
五一期间,兰州出租车出现了停运风波。据出租车司机李强称,他的份子钱为每月4125元,每天还要承担消耗的两罐气钱,加上单双号限行和每天的拥堵,这样即使他每天工作11个小时,最惨时也仅能挣到几十块钱。(据5月14日中国青年报)
不管对那个城市的主租车司机来说,压力最大,最让司机们头痛的就是“份子钱)。”“份子钱”到底是什么钱?虽然没有明确的定义,但业内业外的人都明白,像出租车的承包费,但比承包费复杂。向管理费,可远不是管理费那么简单。这个“份子钱”就是出租车司机获取一辆出租车后必须按月缴纳的一鼻子综合费用。就拿兰州的这个“份子钱”来说,按照出租车公司管理人员来说,其中就包括了税金、管理费税金、车船税、车辆年审费、客票保险费、年检费、交强险、二级维护费、车辆保险费、贷款本金利息、有偿本金利息、人员工资、办公费用等等。而其他一些城市甚至远比这更多。
按说出租车司机不仅享有车辆,享有社会资源,拥有交通客运的权利,交纳一定的“份子钱”不仅是必须的,更是天经地义的。但是问题是现在的“份子钱”已经压得司机抬不起头来,工作不仅超负荷运转,收入还逐年减少。更有的司机情愿扔掉合法的出租车,去跑交警抓住就要重罚的“黑车”。出租车司机这边叫苦连天,作为“老板”的出租车公司该“没事偷着乐了”。非也。也就是兰州的这家公司,司机的“份子钱”每月高达4125元,但按说该赚的盆满钵溢的出租车公司更是一肚子怨气,按照他们的计算,公司每月在每辆出租车上的话费实际高达5800元。这一反一正,出租车公司每月就要为每辆出租车尽搭出去1600多。
俗话说,光看鱼喝水,没见从哪出?司机们为“份子钱”咬紧牙关,出租车公司为收取“份子钱”更是软硬兼施。可“份子钱”一收上来,里里外外,名目繁多,各种收费一起伸手,即使“份子钱”再多又哪能填满这样一个无底洞?事实正是这样,现在出租车的“份子钱”到底包括哪些费用?没有统一的规范,更没有相应的标准。在不少城市中,这个“份子钱”俨然成了一个筐,城市管理,环境保护,文明卫生,甚至接到调整改造,都能列个名目从“份子钱”里捞一把。更让人难以招架的是这些费用一没标准二没规范。对司机们更是处在“保密状态”。出租车司机埋怨公司,出租车公司又有苦难言。
这就形成了现在的一种恶性循环。油价一上涨,出租车就加价。而很多群众包括出租车司机都希望“份子钱”能够降低。可面对社会的呼声和群众的骂声,绝大多数城市的出租车公司又总是“死扛”,在不远降低“份子钱”。原以为这是出租车公司的自私自利,缺乏社会责任感。实际上他们也根本没有了再降价的能力。外界总认为出租车公司是水涨船高,旱涝保收。而实际上真正的旱涝保收者远非出租车公司,而是政府的相关单位和部门。
因此,要让“份子钱”降下来,让司机们的收入提上来,就必须对份子钱的项目,特别是牵扯到政府部门搭份子钱收费的项目,要规范和透明,能够减免的减免,能够降低的降低。政府能够把一些费用减免或降低,让出租车公司担当社会责任,降低“份子钱”,也才会更有底气,而出租车公司也才会口服心服。而像现在这样,政府部门抱着旱涝保收的收费项目不撒手,却一味强调出租车公司降低“份子钱”,这样的要求不仅理不直气不壮,更犹如另一种“叶公好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