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该对大学生王小林之死负责?

(2012-03-19 06:06:07)
标签:

杂谈

谁该对大学生王小林之死负责?

老癸

近日,湖北十堰一名不愿工作的男子被发现死在家中。这个叫王小林的男子是村中第一个大学生,大学毕业后不愿工作独自居住家中14年,其母亲因争吵被其打成骨折后失望住到女儿家。男子像野人一样生存,不在厨房做饭,冬季只吃生蔬菜,而村民否认其患精神病,怀疑他是饿死。(据318日长江商报)

 

几乎难以想象,一个受过高等教育,并无半点身体残疾和不良嗜好的年轻人,竟然能在乡村游手好闲十四年,更甚至穷困潦倒靠生吃蔬菜和山芋秧度日,最后尽然被活活饿死。这到底是因为什么?一个成年人不愣不傻,更是全村第一个“状元”。按照一般情况而言,即使辞掉原来的教师工作,只要自己愿意相信王小林找一个工作还是不算难的。退一万步说即使任何单位都不要,找不到工作,哪怕当民工、收破烂也完全不至于饿肚子。可是出乎所有人的预料,此人几乎什么都不想干,连自己生火做饭都嫌困难,情愿吞食生菜,随手抓把山芋秧填在嘴里也不愿意劳作,一直饿死在屋内几天都没人知道。

 

传说古时候有个懒汉,家人因为有事需外出几天,怕其在家饿死,就用锅烙了一个很大的饼子,在中间挖了一个空,套在懒汉的脖子上,饿了只要低下头就能吃到饼子。但是几天以后家人回来看看懒汉还是被饿死了。原来懒汉只吃了下巴下的一点,两边的和背后的因为懒汉不愿意伸手转动一下,于是就活活饿死了。这个故事中的懒汉极像这位同样饿死的“宅男”王小林。王小林在同别人闲聊时话说的有板有眼,有理有据,同村的人甚至都说不过他。但是却从不做事。更甚至因为干活的事和母亲发生争吵,竟把母亲打成骨折。由此可见,王小林的好逸恶劳达到了极致。

 

按说别说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就是目不识丁的山野村夫也不至于堕落如此。这里除了有他本人的奇懒原因之外,就不得不反思我们的教育理念了。很多人上大学目标都是在改变命运,甚至出人头地。从小学到大学教育都在灌输“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岂不知读书只能成创造财富,改变命运的一个先决条件,重要的还要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汗水和智慧。正是由于这种认识上的偏差,不少大学生毕业后,本事不大,脾气不小。找不到称心工作,情愿“啃老”甚至饥寒交迫也不愿降低身份,甚至委曲求全一点。而这位王小林正是这样,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一所中专教书。因不满学校的安排,工作不干了,再以后,什么都不想干了。

 

由此可见,不管大学还是中小学,知识教育至关重要,但品德教育及生活常识教育同样必不可少。不管社会上那一类人群,只有通过劳动保证了自己生活的情况下,才能谈得上事业和理想。如果自己连基本温饱都不能保证,还谈得上什么事业和前途?这就如同古人说的“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是一个道理。王小林之所以“不满中专学校的安排”,一怒之下“不干了”。正是因为心里有个理想,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以至于情愿饿死也不愿意动手劳作,这样的习性不是高傲和高贵,而是一种愚蠢。对此,我们的教育方法和理念罪责难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