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三亚“零投诉”更像是在“掩耳盗铃”
老鬼
1月29日,有网友反映其朋友在三亚海鲜排挡消费时遭遇店家“宰客”,三亚市政府新闻办官方微博回应“春节宰客”事件,称今年春节黄金周在食品卫生、诚信经营等方面三亚没有接到一个投诉、举报电话,说明整个旅游市场秩序稳定、良好,遭到不少网友质疑和嘲笑。 (据1月30日天府早报)
这真有点让人哭笑不得,这边代表着政府喉舌的新闻办公室面向社会信誓旦旦地宣布,自己的城市在春节期间一没有接到投诉,二没有接到举报。“画外音”清清楚楚,那就是人家这里不仅天下无贼,天下无欺无砟,更是“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一派大好的景象了。可是这里话音还没落,海南省工商部门就出面“拆台”了。根据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指挥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春节黄金周期间,三亚地区的消费申诉举报共44宗,占全省申诉举报量的45.36%。一个地区的投诉举报就占了全升到将近一半,这仿佛迎面给三亚的脸上贴了一巴掌,不仅把三亚弄得灰头灰脸,更把三亚下台的梯子也搬走了。
两边的信息何以如此天壤之别?从记者的实地调查中就能看出一斑。昨日下午,有记者想就这些问题采访海南旅发会、旅游局、三亚市委外宣办等单位,经过多次拨打,这些单位的电话均无人接听。这样的结果想必大家全明白了。该值班的没人值班,该接听电话的没人接听电话。这样的工作状态当然会得出“零投诉”的结果。这也让人想到了一个成语:掩耳盗铃。三亚的所谓无人投诉、无人举报,其实是没有听见投诉举报,或者是根本也没想去听什么投诉举报。
用掩耳盗铃的方法对待旅游方面的投诉和举报不仅能得出“零投诉”这一辉煌的成绩单,还有很多妙不可言的巨大功效。其一就是便于摆脱责任,适宜于危机公关。旅游企业捅出大纰漏了政府毕竟要出面“擦屁股”。而一个没接到投诉就能把责任推卸掉一半。没接到投诉也就是没发现不清楚不知道,而没发现当然责任也就不大,经过一番运作说不定“坏事还能变好事”。在5年前,有四川遂宁游客一家5口在三亚被打的恶性事件。事后“知道了”的三亚市由市委常委带队来到遂宁登门道歉。最终,不仅安抚了被打者,化解了一场危机。而且三亚还与遂宁缔结为友好城市,三亚因祸得福了。
还有一种“妙用”。三亚市旅游业漫天要价,欺诈外地游客的行为可谓由来已久,而这些企业之所以有胆量欺诈坑蒙消费者,也就是因为当地政府有很重的“护犊子”情结。在这些企业中很多是知名大企业、上星级大酒店。他们不怕举报,甚至投诉举报了也完全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自从5年前因打架打出一个友好城市之后,三亚旅游业的欺诈霸道行为世人皆知,看谁听过三亚市真正“严肃处理”过几个人?一家三口点上三个菜能硬讹上人家4000元钱,这样的胆量需要多么坚强的后盾?
其实,类似于“掩耳盗铃”一样的“零投诉”远不止于旅游业,更不止于一个海南三亚。一些地方官员腐败严重,有些腐败现象不仅社会强烈,群众举报不断,甚至某些行为更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但是相关部门却总是没发现,不知道。有的工程造价昂贵,质量低劣,老百姓都清楚其中有猫腻,但监管部门却还是不清楚,没发现。就像三亚的旅游状况一样,不是所谓的“零投诉”,而是他们监督部门已经失灵了,变成了瞎子和聋子。更甚至是他们本身在故意装聋作哑,自己堵耳朵,让窃贼去盗铃。因此,“盗铃”者要惩罚,但那些主动“掩耳”,给窃贼创造良好时机者更应该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