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答案”是对民意的恶搞和亵渎
(2011-08-17 06:14:39)
标签:
杂谈 |
“标准答案”是对民意的恶搞和亵渎
老鬼
日前,江西省进行了全省“公众安全感”民意调查。15日,网友“马甲还在吗”在网上发帖称,吉安市吉安县登龙乡朗石村委会干部给全村每家每户都发放一份通告,要求村民在接受“公众安全感”调查时,必须按照通告上的固定内容回答。“村领导口头恐吓:谁家不老实,会给予处罚的”。(据8月16日羊城晚报)
知道了这件事的严肃性了吧?上级要进行民意调查,调查结果的好坏势必与官员的工作政绩挂钩,不仅是领导的面子问题,谁在会影响到官员头上的乌纱。在这个节骨眼上,老百姓的一句“不标准”的话,就可能产生比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要是这场民意调查顺利过去,让上上下下都能满意,就只能这样统一口径,按“标准答案”回答调查组了。而要让群众能服服帖帖的按“标准答案”回答提问,必须要用一种手段,而怎么处罚那就要看“错误的严重性”了。
现在全国各地上上下下进行的民意调查很多,结果也基本上大同小异,大都是“形势一片大好”,结果不是“群众满意”,就是“非常满意”,甚至“十分满意”。而这些满意的比例业绩上都在90%以上,甚至99%点多。可从民意调查来看老百姓都满意了,但真正能够深入社会,深入民间走访一下却发现,调查的民意与实际民意正好相反,有的地方甚至那边民意都怨声载道了这边调查还是“满意”“非常满意”呢。毫无疑虑,这里面就是倾注了大量的水分,而这样的民意调查不仅是在明目张胆的欺上瞒下,更严重伤害了政府的公信力。也正如老百姓戏称的那样,捂着耳朵摇铃铛,自己哄自己。
官员们为什么热衷于干这种“捂着耳朵摇铃铛”的事情,就是因为蒙混过关了,上面满意,自己还能得到很大的好处,甚至还能得到提拔重用。就是万一“穿帮了”,上级领导们“都能理解”,也不会受到什么处分,因此,对于一些地方官员来说,民意调查,统一口径,弄虚作假,可谓有百益而无一害。用老百姓最朴实的一句话说就是“不哄白不哄”。如此毫无风险的弄虚作假行为因为利远远大于弊,这也就是不少地方造假成风的主要原因。
民意调查结果越标准就越虚假。能够统一口径上来的不是民意,而是官意。这里的官员威胁群众时说,“谁家不老实,会给予处罚的”。其实,真正“不老实”的不是群众,而恰恰就是这些千方百计甚至是不折手段只唯上不唯下的官员们,而这些人不仅应该处罚,也是必须处罚的。